醉可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4章 矇混過關,濟南府穿越實錄,醉可樂,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魏永明微微一愣,急忙在路邊垂手站立。卻見松林中人影晃動,大隊官軍嗚嗚泱泱的湧了出來。
衝在前面的清兵一眼瞧見了他,端著槍過來盤問幾句,不由分說便要押他去見長官。
魏永明沒料到臨近崖頂又橫生枝節,只好陪著笑問:“敢問弟兄們是哪位將爺部下?”
“河防營遊擊王正起老爺。”士兵面無表情的回答。
“原來是王老爺。”魏永明故作輕鬆,心裡卻暗暗鬱悶。
王正起只比魏永明大兩歲,是閻敬銘在湖北布政使任上最為欣賞的年輕武官,兩年前才將他召至山東。
魏永明跟王正起素不相識,沒法套交情,但曾聽過他發跡的軼事趣聞。
王正起自幼喪父,家境貧寒,少年時靠給人剃頭餬口。咸豐三年太平天國攻入湖北,他被官府抓壯丁入伍,成了軍營中的剃頭匠。
在一次戰鬥中,清軍被太平軍擊敗,拋下輜重慌張撤退。當時王正起腿上長了惡瘡,行動不便落在了後面。
眼看逃脫無望,他乾脆用路邊遺棄的土炮放了一炮,然後坐倒在地閉眼等死。
不料炮聲一響,太平軍誤以為清軍詐敗,擔心中了埋伏,急忙掉頭撤退;
而清軍則以為援軍趕到,士氣大振,立刻回師一擊,竟然反敗為勝。
主將因此戰之功連升三級,事後查清是王正起開炮,欣喜之下也給他連升三級,當上了軍官。
這一炮可謂是王正起的發家炮。從此他屢立戰功,官運亨通,僅用十年功夫就由一個不知名的小卒子升為從三品遊擊,令當初的同袍們難以望其項背。
像他這樣的武官,或多或少都會有些狂傲之氣。自打來到山東之後,他只對閻敬銘一人唯命是從,對其他同僚表面上謙和有禮,實則不怎麼放在眼中。
今日黃崖一戰,他主動請纓攻打後山,頗有將山前大路“讓”給姚紹修的意思。
黃崖寨後山多為懸崖峭壁,草木茂盛,荊棘遍佈,本就極難攀爬。寨民又藉助山勢築起寨牆,使得通路更為險峻,十分易守難攻。
但王正起在休戰期間已提前偵查過路線,準備好了攀崖的鉤梯,今晨親冒矢石率部沿陡峭險路攀登,攻上寨牆後殺退防守的寨民,繞過前兩道山門來到此處。
眼見姚紹修的部隊還在下方休整,王正起心中暗爽,命人去探明最後一道山門的防禦措施,迅速做好戰鬥準備。
就在此時,手下士兵押著魏永明來到他面前稟明瞭情況。
王正起拍打著身上的泥土,頭也不抬的粗聲粗氣問道:“西城營?什麼東西?”
魏永明瞅瞅他的面相,感覺跟這人說軟話沒用,於是擺出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回將爺的話,西城營乃是濟南府的一支團練。”
“團練?你不在山底下老實待著,上來幹啥?”
“奉撫臺大人之命,赴崖頂向張積中傳話。”
“撫臺大人?”王正起露出略顯浮誇的笑容,抬起頭瞟著他斥道:“狗屁!該說的話早就說盡了,大人就算又想傳話,怎會派你這麼個團頭上山?滾回去!”
兩旁士兵架住他的胳膊便往後拖,魏永明急忙解釋:“撫臺大人知道在下與張積中有舊,所以派我來勸告。”
“胡說八道,你與張積中的交情能勝過吳載勳麼?”王正起冷冷一笑:“吳載勳勸不動他,你何德何能?撫臺怎會多此一舉?”
魏永明還想再說,卻見王正起臉色一變:“大軍攻山在即,沒空料理你。再不滾蛋,休怪老子對你不客氣。”
看來僅憑口舌是過不了這一關了。幸好魏永明離開濟南時便為類似情況做了準備,隨手從懷中掏出一塊銅牌晃了晃:
“並非在下信口胡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