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可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2章 耐高溫之願,濟南府穿越實錄,醉可樂,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耐高溫深吸一口氣,緩步走到圈子中央向四周看看,面帶微笑朗聲開口道:“諸位父老鄉親,諸位兄弟姐妹,大家可知曉此處教堂的過往麼?”
“知道一些。”圍觀百姓中零星有人回答:“聽祖上說起過,順治年間有洋人在這裡建過一座天主堂,早就被拆沒了。”
“是的,沒錯。”耐高溫將一隻手捂在胸口:“鄙人所在的方濟各會曾有一位來自西班牙的嘉伯勒神父,他於順治七年到此買下這塊土地,主持建起了一座天主教堂。後來由於不受百姓喜愛,雙方屢屢發生矛盾,教堂於雍正二年被焚燬拆除,傳教士也遭到了驅逐。”
圍觀百姓一陣交頭接耳,大多數人都是第一次得知這段歷史,紛紛伸直脖子聽他繼續講述。
“道光三十年,本人接受委派來到濟南,多年間一心致力於在城內重建這座教堂,卻始終成效不彰,直至今日...大夥也都看到了。”
耐高溫情緒有些激動,停頓了片刻又說:“本人十餘年來在三里莊一帶傳教,有幸能夠獲得大家的善待,首先得益於鄉鄰們的純良樸實。同時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三里莊教堂是在毀壞的清國房屋基礎上修建而成,不會引起本地居民的過多反感。”
百姓們又是一陣竊竊私語,似乎對他的說法頗為認可。江類思和顧立爵在一旁目光呆滯,彷彿若有所思。
“有鑑於此,”耐高溫轉身看向他們二人,將音量提高了一大截:“我懇請江類思主教,請您准許新教堂按照清國傳統房屋樣式建造,以期讓本地百姓與教會和睦相處,不再重蹈先前的覆轍。”
“他瘋了吧?”法國特使皺眉哂笑。顧立爵搖頭不語,江類思一臉茫然,周圍人群中卻多有讚許之聲。
“耐神父說的很對。”魏永明揹著手站到耐高溫身旁:“教堂也好,寺廟也罷,無非是為信眾們擋風遮雨、提供庇護的一間房子,最重要的不是外在樣式,而是其所象徵的精神。耐神父這番提議思慮深遠,西城營全體弟兄無不贊同。”
“我們全都贊同!”曹老六和團勇們立刻高聲附和。
四周百姓情緒受到感染,也跟著鼓掌吶喊,贊同之聲一時間此起彼伏、不絕於耳。江類思等人臉色不定,尷尬的杵在原地一言不發。
吳載勳剛才一直瞪眼看著插不上話,這會兒忙不失時機的過來勸說:“依本官的意思,主教先生若能順遂民心,教堂動工期間當可免去許多麻煩,建成之後也不會遭到抵制和破壞。”
“我明白了。”江類思躊躇半晌,輕輕咳嗽了一下:“既然民意如此,我們也不好違拗。此間教堂...就遵照貴國傳統樣式建造吧,還請官府協助調集能工巧匠,共同商討設計方案。”
“如此甚好。”吳載勳拱手笑道:“主教先生深明大義,從善如流,此舉實乃貴我雙方的幸事。”
一場稱不上風波的小插曲就此平息。省城官員原本對重建教堂一事很不情願,聽說教會願意按照中式風格設計建造,心中隨之略感舒坦,後面的各項進展比想象中更為順利。
百姓們也對這件事津津樂道。有人讚揚耐高溫心繫大清,有人誇獎天主教會明白事理,更多的人則認為應該歸功於西城營,把魏永明獨自對抗法國大兵的故事傳的神乎其神。
當然,並非所有人都為此感到開心。教堂原址上的數十戶居民被迫遷移,山東官府只參照住戶契據記載的價格進行統計,共發放白銀三千八百餘兩、京錢一萬九千餘文。
搬遷戶們一致認為賠付金額過於摳門,難免對官府怨聲載道,卻又無計可施,只得揣著一肚子牢騷另尋地點建房居住。
官員之中也有一部分人自始至終堅決反對在城內重建教堂,首當其衝的就是濟南知府陳寬。他對朝廷的軟弱退讓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