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章 日本晁卿辭帝都,英雄志,孫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我也不好隱瞞。晁衡五十六歲那年確實離開了中土不過他並未回到日本。”眾人驚道:“為什麼?他不是辭官返鄉了嗎?為何沒回來?”
逸海上人默然半晌道:“他遇上了一場……”他頓了頓嘆道“海難。”全場大駭道:“海難?”逸海上人輕聲道“是。晁衡五十六歲那年再次闖人‘夢海’之後就生了一場大海難。訊息傳回長安李白聽說故人死於大海心裡悲痛便寫了一詩憑弔他。”
日本晁衡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
眾人臉色急變方知這唐詩何以滿布感傷又是什麼“明月不歸沉碧海”又是什麼“白雲愁色滿蒼梧”如此愁雲慘霧果然是拿來憑弔死人的。
大海死寂宛如墳場忽聽河野洋雄厲聲吶喊:“八嘎!”喊聲遠遠送了出去有如負傷的野獸臨死哀嗚他揪住大內良臣的衣襟吼叫道:“良臣!你那張海圖究竟怎麼來的真是你祖父傳下來的嗎?”大內良臣使勁掙扎卻比不上他的力大隻能喘道:“一半算是……”
河野洋雄怒道:“胡說!什麼叫一半算是?”大內良臣喘道:“這……這張圖是我祖父的東西可三十年前‘應永之亂’時卻給幕府奪走了……”河野洋雄嘿嘿笑道:“誰曉得一個月前幕府卻遣使過來把這張圖交還給你了是麼?”大內良臣喃喃地道‘你……你怎麼知道的?”河野洋雄鬆開了手嘆道:“我的圖……也是這樣送來的啊……”
大內良臣張大了嘴驟然之間人人也都覺了一件事原來滿場豪傑雲集在此背後都有同一個理由那便是隱身室町的“幕府大將軍”。
幕府大將軍向來城府深沉如今多方示好把眾高手一一引到夢海卻是什麼樣得用心?全場彷徨不安卻聽那“閻將軍”笑了笑道:“一個月前我聽說大內氏找上了河野氏兩家打算聯手闖進夢海我得知之後坐立難安便連夜率眾出山追到了海上……”他頓了頓輕輕笑道“逸海上人這訊息是你放出來的吧?”說話問霧氣中便現出了大批忍眾個個身影蒙(此處缺一字)手中卻是精光霍霍已然亮出了“手中劍”。
眼見逸海上人遲不答話河野洋雄手按刀柄霍地將手一抽但所刷刷連聲河野家眾盡數拔刀已將逸海上人團團包圍。那“閻將軍”笑了一笑徑自緩步上前輕聲道:“逸海多年交情.你就不必瞞我勒。說吧……你是‘金閣寺’的人是麼?”
這“金閣寺”並非尋常佛院而是前東瀛霸主“源道義”退隱出家之地。如今梟雄雖死餘威猶存當時東瀛人提及幕府令出之地仍以“金閣寺”相稱足見其殺權之重。
逸海上人身陷重圍偏又手無寸鐵僅憑一根柺杖禦敵若要與河野洋雄的太刀相撞立時便要斷折更遑論要與高深莫測的“閻將軍”出手交戰?
大內良臣深怕血濺五步忙上前勸阻:“等等先別動手大家有話好說……”話聲未畢已給河野洋雄一把拉開怒道:“傻瓜!你還沒覺麼這是‘金閣寺’佈置的騙局啊!”
日本人不同於他國子民民風向來好勝這“夢海”雖然詭異多端卻也嚇不倒他們反而是數百年的傳說積累.引得舉國上下前仆後繼人人葬大海便如飛蛾撲火一般。依此看來這“義政將軍”正是要借刀殺人將滿船政敵一網打盡。至於這“逸海上人”想必另有安排接應隨時準備逃生。
大內良臣呆了半晌忙道:“不會的義滿將軍早就謝世了現下是他的孫兒“義政將軍”當家作主他好好的一個佳公子豈忍加害我等?”他還待再說眾家臣卻已圍了過來大聲道:“主公快醒醒啊!您忘了令伯祖義弘公是怎麼死的嗎千萬不能相信幕府的人啊!”
前事不忘後世之師。大內氏與足利氏之間早有宿怨.當年大內義弘是七國守護、幕府功臣卻因手掌貿易大權引足利義滿覬覦也是幕府長年侵逼終於引了“應永之亂”。如此血淋淋的教訓放在眼前豈能不加提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