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章 日本晁卿辭帝都,英雄志,孫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什麼!”聽得夢海原是什麼“鬼海”甲板上已是一片譁然人人面色均甚駭然。
每個地方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傳說。相傳從“博德港”出海向西南航行七天七夜後便會遭逢一處海域此地終年為濃霧籠罩船隻一旦在此航行往往分不清楚東南西北輕則迷失方位重則觸礁沉船就此失蹤成謎。是以朝鮮民間傳說這片海域裡定然藏了條謎也似的大白蛇專門吞噬來往船隻故稱之為“謎海”。
深寒無盡的霧海日本人向其若“夢”朝鮮人疑之似“謎”可琉球人卻提之若“鬼”。至於在歷史最久遠的中國父老們則稱此地為“苦海”用意自是告誡子孫切莫來此自尋煩惱。
眾武士低聲道:“主公你……你為何把船開到這兒了?你該不會是迷航了吧?”大內良臣搖頭道:“我駕船三十年不曾迷航過一次。”眾人互望一眼沉吟道:“那……那你為何來這兒?可是要……要……”
正猜疑間忽聽“砰”的一聲海船好似撞著了什麼竟使船身晃盪不休眾武士大吃一驚就怕真有什麼海怪來了正要敲鐘示警大內良臣卻搖了搖手說道:“無恙是河野家的船到了。”
“河野家?”眾武士心下驚疑忙轉頭去望果見霧中隱見桅杆船舷旁竟然並排停下一艘大船又聽幾聲輕響船身微晃竟有大批武士上船了。
“大內君!”霧中傳來沉雄嗓音聽得一人冷冷地道“你遲到了。”
聽得說話聲眾武士大為戒備扇形散開團團護衛主公。只見甲板上亮了起來一盞琉璃燈舉起照出了來人胸前衣襟但見襟上飾以繡徽見是個八角形內有三條槓正是“折敷三文字”。眾武士臉色急變全數手按刀柄。大內良臣反而上前一步躬身說道:“洋雄君久別無恙。”
濃霧隱隱走出了十來名男子人人左腰佩了一柄長刀襟口處可見“懷紙”當先那人正是來自伊予國的河野家武士排名第二的劍術高手:“河野洋雄”。
“河野黨”不是拿來開玩笑的。昔年忽必烈徵日曾以萬餘水師登入鷹島當時便曾遭到河野武士奮勇抵抗。雙方短兵相接下河野家臣固然死傷慘重舉世無雙的蒙古大軍卻也片甲不留。足見“河野黨”殺人之勇連蒙古軍也不得不畏其三分。
眾武士呼吸加促眼看主公闖到了“夢海”之中“河野洋雄”又率眾現身了諸人彼此互望一眼心頭都有不安之意。
天色晦暗大海黑沉“河野洋雄”的嗓音也極冰冷聽他靜靜說道:“大內君東西帶來了麼?”大內良臣點了點頭道:“當然。”遂解開了外衣從貼肉處取出一隻油紙包小心解開但見裡頭有張殘破絲絹色作七彩頗見古舊。
河野洋雄微微一笑道:“大內君你這東西是怎麼來的?可以說說麼?”大內良臣道:“這是先伯祖傳下的。”河野洋雄笑道:“令伯祖?便是兵敗切腹的那位大內義弘麼?”
“無禮!”大內家武士驚怒交迸全數拔出了佩刀河野黨早已有備霎時閃電出刀雙方怒目而視相互對峙。
河野洋雄笑了笑說道:“大內君請你的家臣退下我不想生試七胴。”聞得“生試七胴”幾個字眾武士臉色劇變持握刀柄的手掌竟是微微抖。
東瀛工匠鑄成新刀之後必當測試刀鋒剛銳與否測法可分“生試”、“死試”兩種。其中“死試”便是將死屍堆積而起以刀劈擊若能斬斷一具屍體可稱“一胴”再為“二胴”、“三胴”依次而上面前這位“河野洋雄”曾經一刀斬斷七具屍遂自稱“七胴王”。至於他口中的“生試七胴”不消說正是以活人試刀。
這河野黨徒殘酷嗜殺斬擊活體之術更是天下無雙。據說鷹島上有一位絕頂高手曾一刀斬斷十四胴足見其刀法雄烈。相形之下大內家的武士則因長於貿易航海氣質較近商賈雙方若要真刀硬槍地打上一場生死強弱一目瞭然。
大內良臣自知不敵只得吩咐下屬:“大家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