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章 我本青都山水郎中,英雄志,孫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小方道:“這是琉球國寶三絃琴,奏的曲子都是打來的。只是傳了幾代之後,曲音已與出處不同。”崔軒亮笑道:“小哥知道的挺多啊。”
小方輕聲道:“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崔軒亮見他神色落寞,好似心裡藏著什麼事,正想多探聽幾句,忽然車輪一震,牛車走上了青石子路,四蹄拍打落地,竟是清脆有聲。崔軒亮喜道:“這就是舜天王街麼?”老陳笑道:“沒錯,總算到啦。”
煙島方寸之地,貧瘠窄小,沒想竟有青石板鋪路,倒與北京、南京這些大城相仿,想來魏寬費盡心血,竟不惜從中原運來了石材,這才把這煙島建得如此美侖美奐。
好容易到了熱鬧地方,崔軒亮滿心驚奇,一時伸長了頸子,四下張望,只見這街上滿是商家,賣吃的、賣酒的,貨品雜物琳琅滿目,全是異邦文物。此外每間房子都有石獅子,不過體形不大,也非置於門口,而是建在屋頂上。自又讓他看傻了眼。
看這“舜天王街”本是琉球人士聚居之所,風俗民情自然大異於中土,樣樣都透著新鮮,崔軒亮瞧了一陣風景,便又四下搜尋起琉球少女的身影,只想瞧瞧她們姿容如何,打扮如何,談吐氣質又如何?與中原大城的姑娘們相比,卻又是哪邊姑娘貌美些?
正亢奮間,牛車卻轉入了一條巷子,隨即停了下來。崔軒亮悵然若失,悻悻掃眼一看,只見面前一處建築,上書“三山會館”。
終於到了。方今琉球王名叫“尚巴義”,至於這“三山會館”的名字,則是取自於古琉球的“山南”、“山北”與“中山”等三國。看這會館如此定名,一來是思古幽情,二來則是示意王道寬容,表明尚巴義自己雖然出身“山南國”,施政卻能不分南北,舉凡琉球子民,皆能一視同仁。
時近正午,眾人總算來到了會館,便一一跳下車。老陳走到門口去看,卻見“三山會館”卻是大門深鎖,不見有人,門口還拉了一條繩索,門上貼著一道符令,上書“島主令,公務重地,嚴禁擅闖”。
大白天的,“三山會館”卻是空無一人,當真奇哉怪也。再看那符上印了只小小云燕,色做深紅,好似真是煙島島主的號令。再看那段漢字旁另有諸多奇文異字,或橫或直、有彎有曲,想來都是些異國文字,文意想必差相彷彿,都是禁止外人擅闖。
崔軒亮心裡很煩,道:“這又是怎麼了?不許咱們進去麼?”老陳罵道:“誰說的,門口有衛兵麼?”三人望著腳邊的繩索,面面相覷間,不約而同舉起腳來,一齊跨過了那道繩索。眾車伕一旁看著,忍不住低頭嘻笑,道:“人啊。”
小方冷冷地道:“人怎麼啦?礙到你啦?”說著朝地下狠狠吐痰,料來是要打人了。
天下諸國民風不同,蒙古民風剽悍,大食百姓虔誠,至於琉球、東瀛、朝鮮等國的百姓,則多半是守法知禮之輩,每逢見到官府禁令,莫不乖乖低頭,不敢觸犯。唯獨百姓不同,官府越是嚴禁,越要試上一試,眾車伕看入眼裡,忍不住便都笑了。
老陳哪管誰來譏笑,反正這門口一無衛兵,二無陷阱,若不過去試試,豈不是笨蛋?當下翻越了繩索,拿起門環來敲,喊道:“有人在嗎?咱們是來的商人,有貨要交給尚六爺。快請開門啊。”
喊了幾聲,會館裡卻是毫無動靜。崔軒亮皺眉道:“搞什麼鬼啊,怎沒半個人?”老陳提起大嗓門,拼命喊嚷,老林也是頻頻敲門,卻都沒人答應。正煩躁間,忽聽小方道:“幾位老闆,我一會兒還有事,可否先讓咱們下貨?”老陳沉吟半晌,也是怕牛車遠走,自己卻找不到貨主,便道:“大家少安毋躁,先讓我過去看看。”
老陳沉吟半晌,他見門口沒人,便自行走到了屋旁,沿著圍牆繞行。只見這“三山會館”傍於海邊,主宅共有上下兩層,屋外則是一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