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章 我本青都山水郎下,英雄志,孫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面色蠟黃,嘴角蓄著兩莖長鬚麼?”崔軒亮哭道:“對對對,他倆還負著大包袱,像是要出遠門……”
那斗篷男子稍稍看過了紙牌,心下已有定見,便道:“這兩個是張黨的人。”老陳訝道:“張黨?那是什麼?”那斗篷男子解釋道:“‘張黨’是海盜,賊眾皆是漢人。只因他們過去是張士誠的部眾,便給咱們統稱為‘張黨’。”
老陳愕然道:“張士誠?就是和太祖打過仗的那個張士誠麼?”
那斗篷男子頷道:“就是他。這張士誠戰敗後,部下卻不肯降伏,於是都逃到了鬼海中,聚眾造亂。後來日本的‘榮之介’鬼海,便將他們的領殺死,將殘部收編旗下。”
老林顫聲道:“榮之介,這……這傢伙不就是倭寇的大頭目麼?”那斗篷男子道:“沒錯。現下‘張黨’的人已成倭寇嚮導,專替匪徒帶路,來劫奪自己的漢人同胞。”
聽得世間竟有如此漢奸,眾人義憤填膺,自是罵不絕口。老陳苦笑道:“怎麼搞的?這倭寇過去從沒膽子來到煙島啊?怎地張黨的人竟會……竟會……”
那斗篷男子嘆道:“說來真是對不住了。敝師今年六十大壽,各方賓客雲集,咱們也不好盤問賓客的身份,是以三教九流都來了。為此島上亂成了一團,咱們上上下下都忙得不可開交。”聽得“敝師”二字,老陳不由“啊”了一聲,忙道:“您……您是魏島主的徒弟麼?”
那斗篷男子淡然道:“是,在下行四,人稱‘林唐手’便是。”老陳、老林聽得“林唐手”三字,不覺“啊”了一聲,立時想起那位帶藝投師的琉球舵頭,忙道:“原來是魏島主的四弟子林思永,失敬,失敬。”說著打躬作揖,十分禮數。
“唐手”是琉球武術,源於中土,便如琉球國寶三絃琴一般,也是經浙閩一帶傳入島內,數代沿襲下來,漸成琉球國技。不少東瀛人亦慕名來學,又因東瀛語中的“唐”、“空”二字讀來同音,久而久之,積非成是,終給稱為“空手道”。
琉球唐手、朝鮮新羅掌、中原鐵砂掌,均是以外門硬功聞名,這林思永本名“林丸玉”,乃是琉球人士,也是個空手名家,故有“林唐手”之稱。只是他來到煙島後,曾見識過魏寬的身手,大驚之下,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也才明白自己無論怎麼習練唐手,若少了內功調和,終究有所不足,於是便拜魏寬為師,學習道家吐納之法。又因他拜師時年已二十五歲,是以年紀遠比其餘弟子為大。
崔軒亮喃喃地道:“林……林大哥,那些人還沒走遠,你……你可不可以替我去抓人回來?”林思永道:“當然,份內之事,林某自該為諸位辦到。”當下轉過頭去,吩咐下屬道,“即刻備船,分兩面追緝張黨,一有訊息,即刻回報。”
幾名下屬大聲答應,疾疾奔出,竟無一人推諉,想來煙島的官差很是不同。崔軒亮見這些人武功不高,怕還打不贏自己,便又問林思永:“林大哥,你自己不去抓人麼?”
林思永搖頭道:“對不住,在下有要事在身,暫時走不開。”老陳微微沉吟,看這林思永面色煩悶,料來與此間情事有些干係,忙道:“林公子,這會館究竟怎麼了?為何封了起來?”
林思永嘆道:“實不相瞞,尚六爺過世了。”眾人大吃一驚:“尚六爺死了?他……他可是琉球鉅子啊!他是怎麼死的?”林思永嘆道:“他是病死的。”眾人心下更驚:“病死的?可是一個月前他……他還捎信過來了啊,怎麼一下子就死了?”
林思永道:“尚六爺的病來得很快,聽說他裡神志不清,了高燒,午夜時找了大夫看診,結果不到天亮便死了。”
這位尚六爺本名“尚忠志”,乃是琉球王國的大人物,長年於煙島經商,此番若是暴病而卒,定是轟動琉球的大事。老陳顫聲道:“他……他到底得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