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江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四 初悟,塵緣,煙雨江南,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關內流浪到塞外,不小心遇上了一頭戈壁遊蕩的餓狼。他那時年紀雖小,但骨子裡也有一股悍勇之氣,又是生死一線,因此拼死抵抗,很是掙扎了一段時間。就在餓狼終於咬倒紀若塵,要將他拖回窩中分食之際,龍門客棧大掌櫃恰好路過,聽到了紀若塵的哭喊。於是他縱馬趕至,一把生鐵大菜刀生生劈入餓狼狼頭,又將已是奄奄一息的紀若塵帶回客棧救治,這才讓他保住了一條小命。這右腿上的疤痕,就是那頭餓狼所留。

在龍門客棧六年時光,紀若塵有衣穿,有飯吃,睡覺時有遮風避雨之所,可以放心安眠,其實已是他自記事時起最快樂的一段辰光。此時回想起來,就是掌櫃夫人的叱喝,也是十分親切。雖然龍門客棧沒有一處地方比得上太上道德宮,但不知為何,他還是有些希望再回到那塞外荒漠上的客棧中去。

此地雖好,非是吾家。

紀若塵輕輕嘆息一聲,他抬頭望望窗外,見一輪明月半掛在西廂梧桐梢頭,已是後半夜時分了。他強打起精神,翻開面前的《道德經》,卻是睏意陣陣上湧,沒支撐過兩頁,就差點一頭栽在桌上睡過去。他從懷中取出一個瓷瓶,從中倒出丸小小的養神丹,仰頭服下。只片刻功夫,紀若塵只覺一道暖意從下腹化開,散入四肢百骸,說不出的舒服,耳目也為之一清。他振作精神,重新開啟《道德經》,一頁一頁地讀起來。

此時天色已近破曉,太常宮中一片寂靜,惟有云風道人立於一座石橋之上,遙望著紀若塵所居的廂房。見紀若塵房間燈火徹夜不熄,窗欞中映出端坐的剪影,他不由嘴角帶笑,略點了點頭,轉身離去。

在他身影隱入樹叢的剎那,晨光灑然而落。

光陰如逝,朔風又起,自紀若塵踏入太上道德宮時算起,轉眼間已是三月過去。

這三月時光,紀若塵竟日苦讀,每日只睡一個時辰不到。好在紫陽真人賜與他的養神丹頗具神效,服一粒即可數日精力充沛,這才支援了下來。他早晚勤練紫陽真人的口訣,一月有所感,二月真元動,三月知陰陽,已是小有成就。自修習吸納日月精華的法門,紀若塵的精力漸長,到後來已不大需要靠養神丹的藥力支撐夜讀。但就算如此,三月下來,紫陽真人賜與他的一瓶養神丹也服得乾乾淨淨。

在第一個月上紀若塵已經見過七脈真人,只是他那時識字尚不完全,初入門的吐納法紫陽真人又已教過,是以七位真人也無法教會他什麼新的東西,只有等待紀若塵完成了基本課業再說。紀若塵倒也爭氣,尋常孩童需時二年的識字過程,他不分晝夜的苦讀,又有云風道長在旁隨時指點,竟然在三個月內就完成了。

若說聰慧,紀若塵這分才氣在若大的道德宗中遠算不上最好,只是他的堅毅勤奮讓八位真人暗暗點頭。

紀若塵既已識得了字,又初步築下根基,這一日紫陽真人鄭而重之交與他一卷《太清至聖訣》,言道真元乃是一切之本,囑他勤加練習,切勿荒廢了功課。此時開始,紀若塵方算正式步上金丹大道,飛昇之途。

道德宗三清真經其實博大精深,太清九階中前三境是為築基,中三境為入門,各脈弟子在修完前六境之前,均在太上道德宮中研習,每一境均有傳法道長統一為這些入門弟子授業解惑。修完入門後,這些弟子方可回各自宗脈接受本脈師長教導。從那時開始,各脈弟子修業方向就漸漸的有了區別。

紀若塵既已開始入門修業,自然也與新近弟子同在太上道德宗內聽課修行。只是他另有得天獨厚之處,那即是上半月有紫陽真人親授三清真經,下半月則有七脈真人輪番上陣,指點他道法咒術、鼎爐之學。紀若塵乍然接觸這許多仙家法門,就如窮小子初如寶山般喜翻了心,哪還理會得貪多則濫的道理,只要七脈真人肯教,他皆是囫圇吞下,甚至於連設壇役鬼、起卦問卜這些雜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仙緣:隨手佈下萬千至寶秘境

茶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