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花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九十一章 相似的情景,大魏芳華,紙花船,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數月之前,各地大將都已派人來過洛陽,議定好了方略。秦亮沒有改變計劃,於是從武初二年七月開始,各路軍隊便會陸續開始出動、前往既定位置。
此役晉朝動員總兵力,水陸步騎近二十六萬,雙方投入兵力、則會達到四五十萬人之眾!在這個時代,恐怕只有這裡、大江流域,才會出現如此龐大規模的戰役!
因為兩國角逐的戰場在大江沿線、橫面戰線達到兩千裡,所以各路人馬並不會擠在一起。且有賴於大江南北的水網運輸,否則晉吳兩國、恐怕都難以支撐這麼多人投入戰場。
晉軍將以七路進發,分為三大戰區,重點戰區便是東西兩頭。
東線揚徐戰場,主要兵力是從揚州、青徐、淮北等地調集的中外軍和屯兵,幾路人馬共約十萬人,由王飛梟主持。西線三路,王濬、羅憲部水陸出巴東郡,循江突進;關中軍偏師出商縣武關的谷地,向南陽郡會合;主力自然是秦亮親率的洛陽中軍、以及荊州地區兵力。
另有中線傅嘏部過大別山西部,進逼武昌、夏口。
整個戰線的重點在西線荊州!但別的方向、同樣會牽制吳軍大量兵力,否則牽制就會變成突破。全線重兵壓境,都不是佯攻那麼簡單;吳國在任何方向、水陸兩軍其中之一的失敗,都會使大江防線被撕開一個大口子!
三處戰區發動,本來有個先後順序。揚徐方向要最先出兵,以便給吳國都城、即建業形成足夠的壓力,迫使大江下游的吳軍無法輕舉妄動。
不過秦亮為了迷惑吳國人,準備了天子車駕儀仗、派往揚州。護衛皇帝儀仗的隊伍將在七月中旬離開洛陽,秦亮也打算先帶著儀仗出發;到了討虜渠之後,儀仗隊伍從潁水繼續前往揚州,他則不用儀仗、率軍徑直南下荊州方向。
皇帝究竟在哪裡,朝廷內部、軍隊將領當然知道,幾乎沒有什麼保密性可言;但若吳國奸細只在外圍打探,一時半會便很難搞不清楚情況。大張旗鼓的天子儀仗到了東關附近之時,前線的吳國斥候奸細、倒是很容易發現。反正兵不厭詐,虛虛實實、能忽悠一時是一時。
出征的時期將至,秦亮亦已做好了離京的準備。
在皇帝出行的期間,奏書將由平章政事堂處理、其中包括了三省的大臣。門下省有兩個符璽郎官員,諸印璽本來就保管在門下省,詔書用印之後仍表示皇帝名義;不過區別是不再用傳國玉璽大印,並以中書省二人用藍筆簽字。
中書省的王明山、陳安二人,只要有任何一人不同意處理方案,奏書便急送荊州讓皇帝裁決。另外平日裡的奏書概要簡述、詔書內容,也要定期抄錄送到皇帝行轅。
此時邪馬臺來的幾個使節,已經在洛陽城南的四夷舍、住了半年多。最近臺輿上書,請求准許跟著大晉皇帝出征。
秦亮從諸葛誕那裡聽說,做邪馬臺的宗主國、居然還有競爭!吳國人也去過邪馬臺,許諾能阻止狗奴國對邪馬臺的威脅。秦亮尋思這邪馬臺使者在大晉人生地不熟、影響不了戰局,倒可以讓他們親眼看看,晉吳之間到底哪國更強、誰才是進攻一方。他也沒怎麼在意,隨口便答應了諸葛誕、允許臺輿隨軍。
到了臨行之前的幾天,每天下午秦亮便會早早地回到中宮、流連於昭陽殿或徽音殿。本來陸凝與令君比較熟悉,但昭陽殿皇后那邊已經有四個人,秦亮遂將陸凝叫到了羊徽瑜宮裡。美人陪伴的溫柔鄉,著實有點消磨鬥志,秦亮放鬆了幾天、好像都有點捨不得離開了!
不過所有事幾乎都已佈置好,他不可能再改變計劃。
在洛陽的最後一晚,秦亮睡在昭陽殿,但天沒亮他就起來了。今天的事比較多,說好了的要去一趟西遊園、與郭太后道別;另外因是皇帝出征,還有三場祭祀活動!
分別是太廟、太社,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