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青青的反常,女帝能有什麼壞心思,非人謀,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臣彙報結束,施然的早餐也吃的差不多了。施然看著大臣離開的背影,忽笑了笑。柳山青開啟一份奏章,問:“秦王因何發笑?”
“沒什麼就是想到我剛才的舉動,若是換成宋明的皇帝,尤其是明中後期的,這些大臣肯定會跳出來罵我不尊重他們,有失禮儀。”
柳山青淺笑說:“你當他們沒罵過?朕登基之初,有不少大臣以朝廷禮儀來指責你與朕,然後朕也和你說過,凡是跳出來的,輕則革職,重則掉腦袋,這些人現在又如何敢跳出來。”
“你這話說的弄得跟我是奸臣,你是昏君一樣,”施然說,“那些人被革職、掉腦袋本就是他們自身行為不端。”
“所以說他們不在乎禮儀,他們只是想借禮儀,來限制你我,染指皇權。”
柳山青說:“你曾說的不錯,獨尊儒術之後,所謂的禮儀就成了他們染指皇權的武器。
這儒家獨尊的地位還是得儘早取消,減少朝中儒學之士,不然在你我這一代還好。等百年之後,你我的後代說不定就會想宋明中後期的皇帝一樣,被這些儒學之士,用禮儀桎梏。”
提起宋明中後期的皇帝,柳山青便不由想到被大臣吹成賢主的朱佑樘,性子軟弱,處處聽從大臣,毫無主見,這樣的皇帝,也配稱為賢主?
還有那崇禎,聽信東林黨之言,廢掉東廠錦衣衛,折損自己的權力,挖掉自己的耳目,不收江南士紳的賦稅,偏偏壓榨一無所有的百姓。
就算有殘暴手段,大臣不順之則殺,那也只不過是老牛身上拔毛,微不足道。
該殺的是一個沒殺。
柳山青在想她的後代若都這類的皇帝,那乾脆就別出現在這世上。
當然,柳山青也清楚不管是朱佑樘還是崇禎,本性是好的,他們都想做一個好皇帝,壞就壞在他們所接受的儒學教育。
什麼半部論語治天下,完全就是胡扯。
儒學只適合用來修身,治國還是得靠法家。
說起這個,柳山青心中對於隨三世就甚有微詞,她是很不明白三世腦子裡裝得都是什麼,漿糊嗎?
大隨以武立國,因法家而強盛,最終才能統一六國,再現周王之業。
三世卻好,一拍腦袋就改了大隨根基。
是,柳山青明白三世是為了統一百姓思想,獨尊皇權,但問題在於,以法家治國時,大隨本就是皇帝為尊,皇帝即為法。
而統一百姓思想,三世以來,柳山青可沒見到有多大用處,相反儒學治國,禍害無窮。
儒學大臣上則以禮儀染指皇權,動不動就說祖宗之法不可變,限制皇帝改革,下則輕視匠人,導致軍備廢弛,百姓無人願意為匠,都想讀論語,討個一官半職。
又處處打壓農學,導致農具再無革新,人口年年增長,糧食卻因糜爛的水渠,一年比一年少。
原本強盛、出兵必勝的大隨,就是在這些張嘴仁義道德,閉口道德仁義的儒學大臣的治理下,日益衰弱。大隨也是自三世起,開始不得不與匈奴和親。
就這,那些儒學大臣還自鳴得意,整日一副老子最厲害的模樣。
柳山青現在想起來就有些噁心。
柳山青之所以一提起儒學,反應就如此激烈,是因為她從小接受的教育,也是儒學教育,她曾也一度認為自己從小接受的教育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大隨。
可自從和施然在一起後,親眼看到施然重視匠人、農學,研發出來的新式武器、農具,提升了大隨軍隊的戰力,提升了農田的收成,讓大隨可以平南越,卻匈奴,柳山青這才意識到,有問題的不是大隨,是儒學。
且在登基後,柳山青發現朝堂中凡能做事的大臣,無一不是讀儒學之書,行別家手段,如曾經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