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四章 意在,將軍好凶猛,更俗,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多士臣裡已是清廉如水了。
回到書齋坐於案前,寧慈看著窗外陷入沉思。
建繼帝襄陽登基之前,寧慈與時任京西南路經略使的顧藩交好,之後也主要是在顧藩的力薦之下,才出任南陽知府。
當然,當時周鶴、高純年等人也屬意寧慈——寧慈能在諸多士臣脫潁而出,除了他作為士臣群體的一份子對唐、鄧二州更加了解外,更主要還是他很早就不掩飾對出身卑賤的楚山眾人的不滿。
徐懷桀驁不馴、大權獨攬以及戰功之耀眼將他人襯托得黯然無色、令人嫉恨,這些還是其次,真正犯大忌諱的還是徐懷在汝蔡兩州手段強硬的平仰地租、隨意徵沒田宅以及丈量田地均攤田賦、清理民戶對山林河川及礦產的侵佔等事。
這點不僅僅違背了大越立朝以來“不立田制、不抑兼併”的祖制,更是觸及士大夫凌然眾生之上的根本利益。
寧慈以文淵殿直學士兼知南陽府,一年俸?一千兩百貫已經可以說優渥了,但不要說遠在祖籍的妻兒老小要養了,他自己在南陽府宅院裡三四十名僕役、奴婢以及兩名小妾,一年的用度沒有三四千貫根本打不了底。
士紳之家不兼田宅,何以立世?
倘若說絕大部分士臣主要還是不希望看到這種風氣在大越擴散開來,與楚山暫時還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但南陽府以及襄陽府對楚山恨之入骨計程車紳就太多了。
淮源舊屬泌陽縣,在楚山置縣之時,甚至更早在桐柏山匪亂前後,像晉氏等家在桐柏山裡都有大量的田宅、山林就為徐懷徵沒,或廉價贖買,心裡怎麼可能沒有怨恨?
而在赤扈人南侵之前,襄陽府乃是京西南路監司所在,不僅很多胥吏來自汝蔡汝等地,汝蔡等地計程車紳之家更是主要逃入南陽府或襄陽城避難。
他們當然希望收復中原,但他們更希望收復中原之後,能繼續佔有原先被迫拋棄的田宅。
然而楚山卻立下怎樣的規矩?
所有南逃民戶,都視同放棄舊有田宅,皆充官有。
楊麟、劉衍等人駐守舞陽、葉縣、梁縣等地,這些地方計程車紳以及大小地主,即便拖兒攜女逃入更安全的襄陽城中居住,但只要繼續安排家丁留守,監管佃戶耕種,每年還是能保證有收成的。
然而等到楚山行營將汝蔡兩州都囊括進去之後,徐懷就用強硬手段將這些田宅一律徵沒,總計數十萬田地都拿來安置將卒家小以及仍然滯留在汝蔡兩州境內的流民。
換了誰,心裡不恨入骨?
因此寧慈出知南陽府,上上下下都是指望他能抵擋住楚山將觸手伸到南陽府來。
淮南大捷後,鄭氏及神武軍調守淮南東路,鄭氏族人以及神武軍將卒家小陸續從南陽遷出隨軍或定居建鄴,為了更好抵禦赤扈騎兵南下,朝廷對川峽諸州縣進行新的轄區調整,設立了西秦路、東川路,分由高峻陽、顧繼遷出任制置安撫使。
胡楷、朱沆等人當時也提出將南陽府及隨、汝、蔡三州劃出來,重新設立京西南路,委徐懷以大任,以便楚山軍能調動更多的資源、獲得更大的縱深,抵禦、打擊中路敵軍。
當時反對最為激烈的,卻非周鶴、高純年等高階士臣,而是從南陽、襄陽隨建繼帝遷都到建鄴定居的吏紳;甚至一度聚集數百人於宮門前跪請建繼帝收回成命。
建繼帝當時也是怕牽涉太廣,這才最終作罷。
寧慈在南陽任事多年,對南陽諸地也可以說是瞭如指掌,如料不錯,楚山所謂的補給線,幾處在南陽府境內的中轉站,應該都恰到好處的控制著水陸要衝之地。
寧慈相信徐懷出兵政事堂拿下鄭懷忠、鄭聰,替淮王消除最大的隱患,不會不圖回報。
眼前的一切,寧慈只能認為接下來不管朝中有多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