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朕怎麼可能會輸呢?,從驛卒開始當皇帝,秋來2,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總是睡的不踏實,連侍衛都敢來調戲朕的嬪妃,蠱惑她們逃離此地。”
聽到這話,饒是楊嗣昌極為激動,可也說不出話來。
目前皇帝能夠依靠的只有吳國俊這一個選項了,甭管他有沒有同錘匪勾結,但真的是表面上聽大明皇帝的話,執行命令也不會打折扣。
崇禎先前認為有吳國俊在京城內壓著,皇宮內一些手腳不乾淨的人,也會收斂一些。
但目前的情況顯然是崇禎有些盲目樂觀了。
他們不僅沒有收斂,反倒變本加厲起來。
至於如今的司禮監太監以及東廠廠公王德化是山西大同人,他也在極力掌控皇宮,一心為崇禎著想。
奈何大勢已去,人心散了,隊伍更不好帶了。
自從曹化淳告老還鄉之後,東廠太監頻頻更替,足以說明崇禎對於東廠太監也缺乏信任,或者說為了防止他們與朝臣勾結,危害皇室。
特別是他親兒子夭折之後,對於這些貼身太監愈發的防範。
今日他們能殺你兒子,明日就不能殺你這個當皇帝的嗎?
至於錦衣衛都督吳孟明已經被都督同知駱養性給架空了。
因為駱養性夠狠。
他只給皇帝捐助了軍餉六十八兩,不像吳孟明捐了許多錢,以至於都沒有錢籠絡手底下的錦衣衛了。
現在這個時節光靠“權力”籠絡手下,那就是純純大傻逼。
因為崇禎都沒得什麼權力了,依附他而生從廠衛能剩下多少權力?
那就只能靠銀子維持一部分手底下的忠誠,然後再利用這部分人壓制更多的人聽他的話,以此來維護統治。
待到明末便有“明不亡於流寇,而亡於廠衛”的評語,以此來洗白士大夫們。
建都於中國北部的王朝,一旦遭到勐烈的外來打擊,只要這打擊不是毀滅性的,一般而言,君臣都會採取逃向南方重建偏安政權的策略。
最著名的例子,比如北宋為金軍所滅,康王趙構南渡,於臨安(今浙江杭州)建立南宋,使得宋室江山又得以延長一百多年。
明成祖朱棣在將明帝國的首都由南京遷往北京時,仍然在南京保留了一套完整的政府機構。
五府、六部和各院、寺、科、司,甚至太監的各個衙門,南京都一應俱全。
各部門的長官和屬員在級別上也和北京的相應部門的長官和屬員相同,只是沒有實權。
此外,南京還有一些獨立於北京的要職,如兵部的守備、參贊機務,戶部的總督糧儲,六科中的戶科給事中專職管理後湖黃冊等。
當北京的中央政府危若累卵時,南京保持著一整套政府班子,差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高高在上的皇帝。
只要皇帝願意從北京“出狩南京”,南京就可以立即成為大明帝國的新首都和新心臟。
大明帝國就會照例統治不曾發生過大動亂的南方廣大地區,並以此為根據地收復失地。
但現在南京被賀今朝所佔據,南方廣大地區正在被錘匪吞併,直接斷絕了崇禎南狩的道路,也就斷絕了許多大臣的心中設想。
他們也不用向先前一樣擔負丟點京師口實,然後到了南京被皇帝下令背鍋的連待責任。
就在崇禎自怨自艾的時候,熊開元進了宮,在崇禎面前暗諷首輔不得人。
陛下勵精圖治數年,可天下一天比一天亂,原因在於庸人佔據了高位,並且相繼為奸,致使天災人禍接踵而至,直至今日仍未衰止。
他又批評首輔偏袒私人,以致督撫失地喪師。
有了熊開元的奏報,崇禎便下令把該有人的都招進宮中來對峙。
因為吳國俊進京的緣故,先前許多摸魚不上班的大明官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