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耗南困北,從驛卒開始當皇帝,秋來2,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這次出塞,顯然讓清軍失望了。
先是搶了二茬子,肉被吃光了,湯都沒給他們留一口。
緊接著清軍進攻薊州城與白廣恩一戰,沒佔到什麼便宜,反倒死了好幾個左領、參領、護軍校尉啥的。
北直隸周遭搶也搶不到。
賀今朝控制漕運,整個大運河都被迫停擺了半年之久。
北京周遭就更沒有油水可榨了。
崇禎自己能扛過清軍撤軍前不餓死在皇宮內,就算是朱明祖宗開恩,照顧後人了。
京城內糧價一日三變當中,自然是包含了賀今朝努力的成果。
賀今朝這一招“耗南困北”大放血,一下子就把明朝最後一絲血放的差不多了。
如此行動,比清廷屢次入關搶掠放血還要嚴重。
當然相比於這兩方勢力,大明內部才是給自己放血最兇的那部分勢力。
故而造成了清軍白來滴乾活的局面。
然後阿巴泰進入山東又與闖賊對戰,一些看著油水比較厚的城池,他只能眼饞打不下來。
還有一些小城池,也是頗為堅固。
大抵是因為上一次多爾袞、嶽託等人搶掠山東屠了濟南城後,不少有遠見的地主鄉紳自掏腰包幫助大明官府建造了炮臺、造土炮,又偷偷買了西洋炮。
他們不想人財兩空。
指望著大明官府整治這些東西用來防備清軍,那還不如自己多吃幾口大餅,哄騙自己這是天上掉下來的呢。
再說明軍來了山東,禍害興許比清軍還要大呢。
沒瞧見當年登來之亂時,官軍是如何作亂地方的?
闖賊來了,他們也有利用這些東西反抗的,但是反抗的人算不上很多。
關鍵是闖王來了不納糧這個口號,實在過於蠱惑人心,他們縱然想要抵抗,也沒有多少人手可用。
再加上給闖王交了錢,就能保平安,運氣不錯還能加入闖賊的政壇。
這就很好了。
闖賊與錘匪的行為方式不一樣。
這一次清軍來了,他們把提前藏匿的西洋火炮都擺到了炮臺上,替換了自築的小土炮,搞得進攻的清軍極為難受。
怎麼大明內的反賊,總是比明軍更加難對付?
再加上山東的老百姓也害怕清軍的暴行,有了士紳的號召,於是配合各地闖賊積極守衛城池。
闖賊的號召力可比呆明要強上許多倍。
至少連地主士紳什麼的都吸引到抵抗清軍的陣營當中來了。
實在是呆明不做人太久了。
這也是小共同體的力量,而這群人又是瘋狂給大明放血的人群,自然有錢有糧來招募義勇守城,鑄造土炮之類的。
這幫人不單單是在幫助闖賊,也是在幫助自己。
男人在城頭守城受傷或者戰死,女人就得頂上去,屬實是讓清軍感受到了人民的力量。
地主武裝是明清最後的抵抗力量,而大明顯然是不會放開地方團練這一項的,到了如今這局面,他們地方多是自救。
幸虧清軍是來搶劫的,而不是非要死磕一地,死傷數百人後,便會主動撤軍,尋找另一個薄弱縣城攻打進行搶掠。
因為並不是所有當地士紳能夠配合闖賊,把周遭百姓都能組織起來抵抗清軍的。
這個王八殼子清軍敲不動,他們便換一個敲,總有能敲破的。
雖然山東是孔孟之鄉,但武德也較為充沛。
後期地方武裝反抗清軍,山東人也沒少露頭。
而且前朝在抵抗成吉思汗的時候,山東人也是打出了極高的統戰價值。
至於明軍為啥這麼爛,大抵是連官府都指揮不動地主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