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六十章 掣肘,從驛卒開始當皇帝,秋來2,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老家頤養天年,清軍進攻高陽,他率領全城軍民守城。

城破被擒,七十六歲的孫承宗選擇自己體面,自縊而亡。

他的五個兒子、六個孫子、兩個侄子、八個侄孫全部戰死,孫家百餘口遇難。

這只是大明忠臣的一個縮影,還有更多的百姓家破人亡,淪為清軍的奴才,任由他們欺凌。

盧象升與陳新甲剛交接完,又趕上這個事。

皇帝要他率領楊國柱、王樸、虎大威三個總兵入衛京師,並督天下兵馬,第三次賜尚方寶劍。

盧象升聞訊,伏地痛哭,請求解任,崇禎不允許。

然後便一路趕到京師。

清兵深入腹地後,盧象升立即成為主戰派的代表,反對任何形式的談判議和。

他爹剛剛去世,也不准他奔喪,盧象升穿著麻衣草履,奉詔督師,被譽為“北門鎖鑰”。

又一日的黎明,崇禎召見盧象升於建極殿後的平臺。

盧象升再一次批駁了楊嗣昌的議和之事,對皇帝說:“陛下命我督師,臣意主戰。”

崇禎臉色不是很好,他其實是贊同楊嗣昌的攘外先安內的策略,也有心思想要和清軍議和,奈何就是拉不下臉去。

若是早早有了議和之事,清軍也不會在這個檔口入關。

這不僅僅錯失了圍剿錘匪賀今朝的機會,也給了投降張獻忠更小的壓力,至於李自成簡直就是絕處逢生。

崇禎過一會兒才回應:“朝廷從來沒有說過要議和之事,這都是外面的人胡亂猜測議論。”

盧象升又向崇禎確認楊嗣昌是否曾以格苗的典故來主和,崇禎表示滿清與上古的三苗不同,已“凌犯天朝”,不可講和。

崇禎話頭一轉接著對他囑咐道:“剿奴與剿寇不同,卿宜慎重!”

他提醒盧象升在對建奴作戰時不要想圍剿農民軍那樣身先士卒。

畢竟別看盧象升長得一副文弱樣子,可打起仗來真的不要命。

整個文官體系當中,全天下也就他這麼一號人。

崇禎又命盧象升與楊嗣昌和關寧總監高起潛等人在安定門開會,盧象升手握尚方寶劍自是要求主戰,滿座沉默。

無人接茬,倒是被皇帝派來的人捧場。

司禮太監曹化淳對著眾人道:“畢竟盧督師說了算!”

楊嗣昌與高起潛二人都是堅定的主和派,目前而言,朝廷哪有什麼像樣的軍隊可以與清軍血拼到底的?

縱然是吳國俊他在幾萬清軍面前,手底下的幾千人也得麻爪。

盧象升顯得有些過於自信了。

在座的各位顯然打定主意,到時候就看著盧象升表演。

他不是義正言辭,一點都不能妥協嗎?

既然陛下如此信任他,還給了兵部尚書的頭銜,指定能夠大殺四方,最好把帶頭的多爾袞給擒住。

就像擒住高迎祥一樣,咱大明好歹也擒獲過莽古爾泰,他要是活著在大清怎麼也是個親王的爵位。

盧象升的一身正氣,並沒有喚醒眾人隨他抗擊清軍,反倒都等著看他戰敗呢。

崇禎咬了咬牙又從內帑拿錢犒師。

盧象升十分感動,表示必將報答陛下。

他出城到昌平領兵,楊嗣昌前去送他,臨別屏退左右,告戒盧象升穩住別浪。

盧象升躬身,然後才穿著一身麻衣走。

楊嗣昌站在原地,望著打馬而去的盧象升,無論是眼睛還是心中都十分沉重。

一般抬棺出戰的將軍,差不多都得死。

那盧象升穿著麻衣之類的,會不會也把他自己給送走啊?

無論如何,征戰必然是大事,出征前都會討個吉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駙馬太野太茶!長公主要不換個寵?

糖醋錦鯉

從驛卒開始當皇帝李自成

秋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