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七十七章 糜爛的京師,從驛卒開始當皇帝,秋來2,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崇禎下令調集邊軍入京勤王,總指揮是兵部尚書張鳳翼。
張鳳翼是山西人,與兄弟才名聞於世。
如今八十七歲的高齡,不說他是戎馬一生吧,從地方督撫直接升任中央兵部尚書,當真是一場仗都沒打過。
甚至連軍事才能不佳的孫承宗,都痛斥張鳳翼軍事不行,可想而知他到底是有多不行!
此番清軍入昌平,導致先帝陵寢受驚,有大批言官彈劾張鳳翼坐視不救。
特別是前些時日薊鎮早就傳來訊息,他都沒有提前佈置,全程當了啞巴。
甚至還把大批薊遼善戰之卒,調往中原各地剿匪。
如此昏庸之人,竟然坐在兵部尚書的職位上數年,毫無建設。
如今清軍在京師周遭肆虐,他不負主要責任,誰負?
張鳳翼當然不能把鍋甩給皇帝,他為了避禍,才自請總督各鎮援兵。
可他真沒那個本事。
剿賊剿不好,遇上更難打的清軍,他就更贏不了。
不錯,清軍再次肆虐京師重演,張鳳翼毫無辦法。
到了這個時候,兵部尚書不是為了更好更快的擊潰清軍,而是為了自己避禍,才請求當總指揮的。
當然崇禎對他寄予厚望,很快就批准了,且賜給他尚方寶劍,發給萬金,賞功牌五百,給他預備賞賜給有功之卒。
崇禎還任命太監羅維寧監督通州,天津,臨清,德州軍務,與張鳳翼配合。
對長城關隘負有直接責任的宣大總督梁廷棟,奉命入援。
可梁廷棟的人馬在與清軍交戰當中,賠的大差不差,只能拉著一些人頭湊數,緩慢而來。
張鳳翼、羅維寧、梁廷棟三人本應該互為犄角,擊退來犯之敵。
人人都會有好想法。
但付出行動的人,可實在是太少太少。
尤其是這三人都沒啥戰心,且面對滿洲鐵騎的肆虐,不敢交戰,畏縮不前。
阿濟格看出來明軍的軟弱,於是在大明京師周遭攻略一番之後,很快就離開沙、清河。
刨除正藍旗的七旗加上漢人、蒙古人的三旗共十旗,向東攻克寶坻,殺知縣趙國鼎。
攻定興縣,殺前光祿寺卿鹿善繼。
西下攻陷房山,殺典使諸人。
一時間,京師周遭的百姓人人自危,大明官軍絲毫不見蹤影。
入眼的全都是清軍在燒殺搶掠,如入無人之境。
清軍分兵再往南戰涿鹿時,被言官屢次彈劾的三人,決定要雄起一把。
畢竟勳貴們都坐不住了,京師周遭可全都是他們的產業。
前幾年已經劫掠了一次,如今又來,誰能遭得住這樣可持續性的竭澤而漁?
三人遭不住彈劾,抓住時機,重拳出擊猖狂且無限分兵的清軍。
此一戰,清軍損失二百餘人,官軍死傷千餘人,總算是有了一定的人頭入手,當為大勝!
捷報送到崇禎面前的時候,讓他皺眉不已。
清軍肆虐京師周遭,百姓受苦,大明官軍竟然就取得這點戰果?
就這還算是大勝!
他們三個哪來的臉?
真是太讓朕失望了!
崇禎都想要把賞出去的萬金要回來,日你媽的退錢。
早知道朕就徵召靖遼伯,從湖廣等地疾行來勤王。
結果這還不算完,秦王送來一封求救信,更是讓崇禎火冒三丈。
盧象升與洪承疇圍剿中原諸賊,一直盤踞在山西的錘匪賀今朝,竟然大肆攻打陝西,且控制了潼關、大散關等地。
整個陝西都要落入錘匪的手中。
對於這件事,崇禎拳頭都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