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六十章 錘匪用得,我官軍就用不得?,從驛卒開始當皇帝,秋來2,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賀虎臣也不相信洪承疇的話。
縱然曹變蛟身受重傷,無法突圍,可那麼多明軍士卒,硬生生沒有一個逃出來,絕對不可能!
在打仗方面或許不自信,但是在逃命方面,賀虎臣對於大明士卒還是有著相當自信的。
錘匪大軍出動。
賀今朝騎著戰馬,打算趁著天氣尚未炎熱,儘早的攻克潼關,不給洪承疇反應的機會。
楊文嶽同樣騎在戰馬上,瞧著行軍的錘匪士卒,每一次都忍不住感慨。
光是這份行軍陣容,屬實是天底下頭一份。
楊文嶽還是頭一次跟在賀今朝身邊出征。
上一次作為偏師主帥,直接調往晉南炮轟韓城、潼關等地。
不得不說,賀今朝給予了他極大的信任。
楊文嶽捏著鬍鬚回想,當初議定接下來的步驟的時候。
自是有大將提議,宣大等地皆被韃子打爛了,明軍沒有一絲一毫的反抗機會。
咱們把後金韃子給打疼了,官軍指定打不過咱們。
咱們莫不如直接佔了河北,直搗京師,奪了狗皇帝的鳥位,請大帥做皇帝。
這樣痛快是痛快,但被賀今朝拒絕了,至少現在不是時候。
還有說順勢就跟著洪承疇入河南,聯合其他起義軍圍毆大明官軍。
如此一來前後夾擊官軍,定然能讓官軍吃了大虧。
然後攻克金陵,佔據那裡的富庶之地,截斷南北漕運,坐困京師。
遼餉一旦發不了,整個遼東都該內亂,京師也會因為無糧發生巨大的騷亂。
整個大明都玩完了。
到時候咱們就趁機北伐,一舉定鼎天下。
山陝之地總是乾旱,除了大批貧民百姓之外,沒有什麼產出。
楊文嶽則覺得不可行,金陵世居下流,雖濟大事,但是一旦出現變故,就容易形成南北對峙。
這麼多年也就朱元章北伐成功,莫不如將來從北從南打,才是最穩妥的。
如果直搗京師,進攻不順,萬一不勝,退無可退,容易丟了基本盤。
主要是大明這麼多年,外族和反賊屢次攻打大明京師,進攻一方可都沒能啃下。
這兩種意見聽著很有可取性,但最容易給後金韃子做嫁衣。
按照大帥原來既定的策略,先取關中,又是元帥的桑梓之邦,且秦都百二山河,已得天下之二。
建國立業,旁掠三方,又佔有山西,坐待天時,進取北京。
進可攻,退可守,方為全策,也最穩妥。
無論是先取金陵還是京師,都會容易遭受到崇禎大規模勤王兵從側方後方的攻擊,使得己方背腹受敵。
盤子大了,容易被官軍痛毆,導致己方一直與官軍作戰,最終便宜了遼東的後金韃子。
如果先取關中,則路徑直捷,進攻方便。
關中是大帥興起之地,有較好的群眾基礎,且控制幾個要點之後,官軍想要返回關中都難!
況且關中官軍兵力空虛,正是大好機會。
攻取關中之後,積蓄力量,再進攻大明京師也較為穩妥和方便。
楊文嶽長嘆一口氣,先前他不知道自家主公堅持打回陝西來,是因為早就謀劃好了,還是就是他運氣好。
不過再利用高李等起義軍引誘洪承疇出潼關後,整個陝西便沒有剩下多少官軍,便曉得賀今朝在戰略謀劃上,並不比他差。
潼關。
關中的東大門。
地處黃河渡口,位居晉、陝、豫三省要衝。
扼長安至洛陽驛道的要衝,是進出三秦之鎖鑰。
漢末以來東入中原和西進關中、西域的必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