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整治商人,從驛卒開始當皇帝,秋來2,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番:“主公莫不是說的夏口?”
夏口是漢水、長江交匯處,水上交通極為方便。
徐以顯認為主公是陝西人,說話有口音,把夏口記成了漢口。
“既然主公說那夏口叫漢口,今後就叫漢口吧。”
吉珪捏著鬍鬚提了一嘴。
賀今朝最為勝利者,給一個地方改名實在是太正常了。
夏口是漢水流入長江的出口處,而漢水的發源地又正好在陝西,從陝西來漢口也方便。
張福臻看向地圖解釋道,漢口算是九省通衢之地。
“對洞庭商人來說,荊湘之地既是江南絲綢布匹的銷售終點,又是湖廣米糧的集散起點。
反過來,蘇州等江南城鎮既是湖廣米糧的銷售終點或中轉站,又是江南米帛上朔上江的起點。
我們主動選定此地,南北方商人都可以將活動重心放在漢口。”
如今在錘匪的治理下,隨著四川的開發和江南糧食的愈形緊張,相信漢口商業今後會有極大的發展。
目前武昌便形成了以鹽、當、米、木、花布和藥材六大行業為主。
漢口作為碼頭集散地,地理位置也是極好的。
將來漢口市場上的糧食,來自湖廣乃至四川,銷往長江下游的江南缺糧區。
綢緞布匹來自江南四川山西,經由漢口銷向華中、華南廣大地區。
如今武昌的布店,大多是蘇松布匹的市招,以招接客商。
在長江這一條商品運輸線上,從事糧食和綢布經營的,可能只有徽州商人才與洞庭商人不相上下。
而從“楓橋米艘日以百數,皆洞庭人”的說法來看,從事米糧販運的洞庭商人更多。
徽州商人為提高經營效益與洞庭商人在米糧綢布貿易中,儘量利用宗族和鄉邦組織的力量展開競爭。
現在徽州商人被賀今朝給打壓了。
在米糧出產集中地和江南綢布重要轉輸地的長沙與漢口,洞庭商人不但合族聯宗經營,還先後於嘉、萬年間建立了金庭會館。
在江南最大的米糧集散中心和棉布生產中心,洞庭商人的老家蘇州西南郊的楓橋市,米行林立,米牙活躍。
明末有人用“雲委山積”來形容其地米豆之多。
“主公,武昌米牙弄奸作巧,往往糶者賤而糴者貴,販運者和消費者深受中間抑勒之苦。
這洞庭商人也該用刀子動一動了,他們不該趁著我們收拾徽商的時候興風作浪,罰沒米豆充軍。”
“好啊,便以此為由,敲打一二洞庭商人。”
賀今朝表示贊同。
當今的局面,無非就是東風壓倒西風。
大家都想要吃肉,必然需要有人讓出利益來。
尤其是不等賀今朝分配,他們便提前自己作主搶佔一番,這種行為如何能行?
他昔日多吃了,今日就得吐出來幾倍來。
“主公可用無錫商人,這些人從事短途販賣和門面經銷,多是打著徽商的名義,如今徽商倒了,他們也不敢如此扯旗了。”
徐以顯捏著鬍鬚,對於這幫人,倒是有些瞭解。
他們非求生於近邑,必謀食於他鄉。
這些人多是開設豬行以及麵館,先前提供生豬給錘匪軍隊,用以犒賞士卒,倒是讓徐以顯對他們有點印象。
“那就送他們一面旗幟,省的扯別人的旗。”賀今朝對於這種事也看得開。
如今的商人多以地域相互團結在一起,地域之間的爭鬥都極為常見。
商戰有時候全都在於物理交流。
縱然說是無錫幫,可內部還得劃分江北幫、鎮江幫等數個地域小商幫呢。
“是。”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