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突圍,從驛卒開始當皇帝,秋來2,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名聲。
洪承疇只是回覆了一句你也配?
“不對勁。”皇太極隨即看著眾人道:“洪承疇必定是要跑!”
范文程覺得不大可能,洪承疇如今佔據優勢,如何能撤?
明軍一旦撤軍,便會遭受到重創,他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
“洪承疇息兵修養,為最後的突圍做好準備,錘匪在盛京肆虐,一旦我們派人回去,錘匪必定不會與濟爾哈朗廝殺到底,這是洪承疇最後的機會。”
皇太極隨即在杏山、塔山做了部署,為了以防萬一有船隻接應,甚至在小淩河口到海濱,派遣了正黃旗固山額真譚泰率領四百騎作為巡視,斷絕明軍的歸路。
第三天,不等范文程再次送信。
洪承疇一大早出動步騎車營向著清軍展開了全面進攻,這一次選的依舊是鑲紅旗方向。
鑲紅旗的旗主雖是不足二十歲的羅洛渾,但是由代善管轄兩紅旗。
他是嶽託的長子,繼承了爵位以及旗主,代善留守盛京,他自是要親自管理旗內諸事。
這不是羅洛渾第一次與明軍交戰,先前一直跟在鄭親王濟爾哈朗身邊與明軍交戰。
洪承疇就是欺負鑲紅旗旗主戰爭經驗不多,上一次明軍就在他這裡撿到了便宜,最終是皇太極留著鼻血手持長槍親自鼓舞,這才站穩腳跟,逼退明軍。
這一次羅洛渾面對氣勢洶洶的明軍,號令鑲紅旗戰將應對馬科的進攻,著實是菜了一些。
嶽託有這個服眾的能力,但羅洛渾沒有,也不願杜度看不上羅洛渾這個旗主,私底下一直罵他是個沒本事的一介小兒。
羅洛渾指揮清軍確實不像他爹一樣,更打不過馬科這個沙場悍將。
馬科率領麾下打的清軍節節敗退,路上甩了上百具清軍的屍體,明軍奔著杏山的方向就去了。
皇太極極為興奮,洪承疇他終於要趁機放棄松山大營,跑回寧遠。
一旦拔出松山,那錦州、杏山與塔山又如何拿不下來?
山海關外孤零零剩下寧遠城,對於清軍而言,又能有什麼威脅呢?
為了防止祖大壽也趁機突圍,從錦州到塔山的大路上,他也派遣多爾袞率領眾人埋伏起來。
“派人告知羅洛渾讓開道路,引誘洪承疇率領大軍出來。”
“是。”
隨著皇太極的命令,羅洛渾心不甘情不願的下令士卒撤軍。
這樣就讓明軍直接向前衝鋒,暢通無阻,甚至馬科的先鋒已經衝到了杏山,都不見有清軍阻攔。
於是上千騎兵直接入了杏山城。
洪承疇得到訊息後,確認皇太極上當了。
他連忙派遣吳三桂打頭陣,奔著錦州的方向殺去。
吳三桂這麼一衝鋒,著實把皇太極給迷惑住了。
他有些看不懂洪承疇在搞什麼鬼,沒有趁機奔著杏山方向而逃,而是奔著錦州方向進發。
一旦靠近錦州,明軍返回山海關的路程就越來越遠。
明軍如此行動,還真不好讓皇太極判斷洪承疇的真正意圖,他是想要聲東擊西?
“皇上,我們理應迅速跟上。”
范文程面上有些焦急之色,萬一洪承疇真的去解救被圍困在錦州的祖大壽,那連夜的佈置可就全都白費了。
屬實是南轅北轍了。
皇太極確實沒有立即應聲,而是在仔細思考,洪承疇此舉的意圖。
他可不相信洪承疇這個人是大明的忠臣。
誰都清楚,當大明的忠臣,死得快,無論是大明皇帝還是其餘各方勢力都會想發設法殺掉這個群體。
“洪承疇是在調虎離山?”
皇太極開口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