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九十五章 意外,從驛卒開始當皇帝,秋來2,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守衛錦州明軍的狀態,已經露出來的火炮。
皇太極相信祖大壽手中火炮的質量完全不是大清的對手。
濟爾哈朗對於圍困錦州沒有絲毫想法,按照先前的軍略,不斷的打擊敢於出城的明軍士卒。
待到天色晚了,看不見城頭,皇太極才下令回營。
擂鼓聚將,把他的思路告訴這些人。
第一,命令漢軍以大炮轟擊錦州城外的明軍哨所。
尤其是城東五里臺、城北晾馬臺的幾個哨所都得擊破,為清軍圍城掃清部分障礙。
第二,他準備把部隊分作兩部分。
令部分將士相互掩護,另外一部分清軍搶收明軍和百姓在城東、城北、城西屯種的莊稼。
皇太極的軍令一下,隨行清軍一下子就動起來了。
這正是小麥成熟的季節,未等明軍動手,清軍卻在四天內收割完畢。
對於外面的哨所,祖大壽已經連夜叫一部分士卒進入錦州城,以防止當年皇太極圍困大淩河城,第一次用火炮定點清除周遭的哨所。
人可以走,清軍放半天炮,打的多是草人。
但糧食是真真的被清軍給割走了,這就讓祖大壽極為心疼。
他在心裡盤算著,找個時機寧願把清軍收割的糧食都給燒了,也不能給他們所用。
吳三桂對此躍躍欲試,但祖大壽老成持重,始終都沒有找到機會。
同樣也不給皇太極戰勝明軍,讓他們士氣變得更加高昂的機會。
祖大壽相信清軍習慣了來錢快易搶劫的戰事,圍城是需要時間的,及其不容易馬上收到效果。
特別圍困的時間一場,清軍士卒難免會出現懈怠之心。
這就要求皇太極需要不斷的鼓舞軍心,來達到堅持圍困的目的。
現在皇太極親率大軍來了,祖大壽自認為不是一個合適的襲擊機會,得等到皇太極撤走,待到清軍稍微鬆懈一點的時候,才是明軍的最佳出擊時機。
按照領導視察完,下面人的慣例而言,祖大壽選的時機確實是清軍最鬆懈的時候。
為了讓討要糧草的理由足夠多,祖大壽把皇太極此次來錦州城外巡查試探性攻擊的事情,說的有點大,希望朝廷能夠給以重視。
當然戰報大的並沒有像“龍哥”似的誇大,都是一樣的效果,想要受到重視,讓朝廷往外撒錢糧痛快些。
皇太極結束了巡視,離錦州東歸。
這次巡視歷時一個月,他對於圍城取勝已密操勝算。他向濟爾哈朗等指授方略後,帶著滿意的心情走了。
就在皇太極走的第二天夜裡,祖大壽派遣吳三桂出錦州城,帶著火油夜焚清軍的糧草輜重。
大火沖天,濟爾哈朗於睡夢中驚醒,叫人滅火。
可吳三桂不僅沒有縱火之後逃跑,而是趁亂數次衝殺了一會,攪起蒙古人的驚慌,進而發生營嘯後,逼得清軍主力出來彈壓。
雙方互有勝負之後,他才帶兵返回錦州內。
清軍為了報復,多鐸領軍攻打寧遠城,濟爾哈朗後退錦州三十里,想要調祖大壽派兵救援寧遠。
但祖大壽依舊不為所動,任憑清軍圍困寧遠。
因為一戰成名的金國鳳為寧遠總兵,此時他麾下不在是不超過三千人,而是統率萬人。
此時清軍來攻寧遠,可金國鳳手中計程車卒多了,反倒變得越發的掣肘。
營伍紛雜,號令難施,還不如他當時不到三千人守衛松山城呢。
清兵在外鼓譟,眾多明軍士卒站在城頭上竟然後撤。
如此怯懦,著實是把金國鳳給氣壞了!
他大叫著要給城內計程車卒鼓鼓勁,然後帶著他的兩個兒子以及幾十個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