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重錘之下,從驛卒開始當皇帝,秋來2,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主動上去送死,而是等待機會交戰。
先前他得到訊息,去年十二月孔有德死於錘匪之手,周遇吉就覺得是孔有德他運氣不好,被錘匪給衝進城中搞死了。
現在連清軍主帥阿巴泰都死於錘匪手中,著實是讓他有些接受不了。
光憑藉著他手中的幾千人馬,如何能夠阻攔勢不可擋的錘匪?
蔡懋德也是極為發愁:“配合清軍一直潰敗逃竄,此事大抵是真的。”
要不然這波清軍也不會一反常態的連點財物都沒帶著,就匆忙逃走。
現在想想,確實是周遇吉沒有往深處想,還覺得是清軍狡猾,故意引誘他離開楊柳青這個極為有利的地形。
“可以預見的是,錘匪在山東取得大勝,一定會直接北上覆滅京師,咱們怕是不能攔住。”
周遇吉一點都沒有對清軍韃子取得勝利的欣喜,反倒是掛上了濃重的哀愁。
喜,根本就他媽的喜不起來,而是變成了憂從此處來。
蔡懋德摸著鬍鬚笑了笑:“吾學道有年,已勘了生死,今年便是吾致命時也!”
他是一個好佛之人,曾經在楊嗣昌麾下打過下手。
楊嗣昌勸他莫要像個苦行僧一般行事,否則身體孱弱,如何能夠在軍中行軍作戰?
於是把他調到山東濟南去養身體,順便把因為多爾袞領兵肆虐濟南導致地方官缺了許多,他身兼數職,甚至還兼任了河南右布政使。
蔡懋德在山東還有“雨神”的傳言,就是遇到旱災,他一禱告就下雨,別的地方爭搶請他去祈禱。
當時田地多荒,米價昂貴,百姓苦於徵收地租。
闖賊李自成又用山東哪裡先歸順哪裡就不交租的話來扇動百姓。
蔡懋德馬上傳令各州縣停止徵收地租,然後上書自己彈劾自己,內閣讓他貶官七級,繼續辦事,但崇禎反手又把他調到朝廷提升為右僉都御史,擔任天津巡撫。
沒多久,李自成就悍然入侵山東,割據此地。
對於明軍而言,李自成就難以剿滅,現在賀今朝率領的錘匪把阿巴泰率領的清軍都給搞死了。
這個訊息猶如一記重錘,直接把周遇吉這個堅決維護大明統治的武將給錘的再無信心。
現在連蔡懋德都說出這種話來,周遇吉也哈哈大笑:“看樣子咱們兩個的命差不多的意思。”
蔡懋德聽明白了周遇吉話中的意思,顯得有些老淚縱橫:“你我二人,終究是無法力挽狂瀾,拯救大明於水火當中。”
“盡人事,聽天命。”
周遇吉頗為豪邁的擺擺手大笑道:“今日打了勝仗,合該讓麾下兒郎們吃肉喝酒,好好賞賜一番。”
“對對對。”
二人也沒有心思把這個訊息送到京師,讓皇帝知曉,除了讓朱由檢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之外,還能有什麼作用?
洪承疇根本就控制不了從遼東帶回來的十萬明軍將士,這些可是大明最後的精銳。
祖大壽等人已經算是公開不聽朝廷的調令,一副要轉換門庭的樣子誰不清楚?
再加上吳三桂帶著人馬前往山東,說是去剿滅韃子,指定是被派去投降錘匪了。
至於京室內的靖遼侯吳國俊,這是最後一道防線,周遇吉等人還是放心的。
要不然把靖遼侯的人馬調過來,倒是會讓軍心不穩。
他們已經約定好要做大明的忠臣,做自己能做的事,就這樣等著最後一刻到來。
被他們視為叛徒的祖大壽,從清軍一開始就直接帶隊逃回遼東,甚至屢次都不聽皇帝調令的主,投降錘匪這件事,根本就不用猜。
而剛剛得知錘匪在山東大勝,且陣斬阿巴泰的訊息,祖大壽就忍不住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