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洪承疇初發威,從驛卒開始當皇帝,秋來2,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劣幣驅逐良幣,自然是劣幣不斷的上位。
明軍冒著失石奮進,已搶至近臺高處,向山上搖旗放炮。
錦州城內聽得炮聲不斷,祖大壽知道援兵已到。
祖大弼急忙請示道:“大哥,我們也快些出兵,作為呼應,分擔洪督師的壓力,讓清軍不能全力防守。”
“好。”
祖大壽也不在多說什麼,失了外城本就不利於他在錦州的防守。
如今外援來了,正好與清軍廝殺,看看有機會奪回外城沒。
祖大壽便領兵出南門外,擺列營陣。
他們與洪承疇帶來的援兵遙相呼應,形成夾擊清兵的有利形勢。
而援軍一來,錦州的明軍一掃先前丟失外城的心氣,士氣重新變得高昂起來。
濟爾哈朗見錦州城內的祖大壽竟然敢出兵,便立即叫多鐸前去牽制,不能讓明軍形成夾擊之事。
明清兩方在主將的指揮下,迅速展開廝殺。
大明援軍步卒殺上山,與大清步兵搏鬥。
山頂為清兩紅旗和鑲藍旗等三旗的立營地,為明兵所奪,人馬死傷不少。
正當山頂上的明軍大聲呼喊贏了的時候。
與此同時,大清騎兵自西石門衝出精銳七八千人。
大明各鎮總兵有了先前洪承疇的“鼓舞”,故而大聲鼓舞將士,老子要是被督師砍死了,先把你們給砍了陪葬。
故而大明各鎮將士鼓勇當先,清軍的騎兵直衝十餘合,但大明士卒士氣強勁,以至於清兵進攻受挫!
唐通站在軍陣當中,大聲吼叫著頂住,放炮,放火銃。
這點軍械,可都是從賀大帥那裡討要來的,在質量上吊打大明出品,最重要的是眼前的清軍身著鎧甲也遭不住彈子的衝擊。
只要他們敢衝,明軍手裡的彈子就敢叫他們去死。
濟爾哈朗看見這一幕眉頭皺的極深。
大明的軍將什麼時候這麼難纏了?
他先前屢次與明軍交手,除了關寧軍,以及崇禎二年第一次入關的時候,明軍士卒極為難纏,往後都越來越弱。
甚至在大明境內連敢和他們交戰的明軍都少有。
濟爾哈朗原本想要以精銳騎兵把明兵陣勢沖垮,不料明馬步官兵拒戰甚勐,清軍沒有得勢,反倒雙方進入了相持階段。
這是不利於清軍騎兵衝鋒的,那多是活靶子。
洪承疇看著眼前的狀況,極為滿意,清軍也不過如此。
在山頂上佈置的魚餌被洪承疇一口吞下,取得了第一次勝利,而清軍也並沒有把洪承疇這條大魚給吊起來。
這就造成了清軍的第二次失利。
而錦州方向,祖大弼作戰勇勐,直接砍殺了皇太極認定的十六大臣之一,舉著腦袋在軍陣當中大聲傳頌,清軍士氣再一次被奪。
這下搞得多鐸的面色也極為不善,祖大壽麾下精銳的關寧軍在大淩河一戰當中損失慘重,可經過這麼幾年的修養,終究還是恢復了幾分實力。
不得不說,在大明這個體系當中,整體的最強戰力依舊是關寧軍。
靖遼侯吳國俊率領的薊鎮士卒,終究是大明的“異類”!
清軍在戰場上接連失利的情況下,濟爾哈朗不得不提前下令推出紅衣大炮三十餘門。
從東西兩面,向大明馬步營射擊數百發炮彈,使明兵遭到了一定的損失。
畢竟朝鮮的操炮手相對善射,那也是相對而言的。
但在洪承疇的命令下,大明士卒仍不退縮,堅持戰鬥。
直到酉時(晚上十七到十九時),濟爾哈朗發現炮擊無法轟開明軍的軍陣後,才下令清兵向北退去,主動撤離戰場。
此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