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那年我在大別山編筐,從驛卒開始當皇帝,秋來2,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遭。
還有貓在大山裡的,(老回回)馬守應、(革裡眼)賀一龍、(左金王)賀錦、(治世王)劉希堯、(爭世王)藺養成五營聯合作戰的比較穩定的集團。
用熟悉的話講,就是這群農民起義軍還在大別山裡編筐呢!
但革、左五營的實力相當可觀。
當時任明朝安、廬、池,太巡撫(簡稱皖撫)的鄭二陽在奏疏中說過:
“革、左之狡橫不下於獻、操,善戰者不止數萬。”
他們主要是依託大別山脈同大明展開鬥爭。
這裡形勢險要,且在戰略上佔有重要地位。
東面對明王朝的陪都南京構成威脅,東北方向則是鳳陽皇陵,西面同張獻忠、羅汝才等部義軍相距不遠,可以收到相互呼應的效果。
五營作戰機動靈活,使官軍常常處於被動。
尤其是以老回回馬守應為主,善於收買當地土人為間諜,星卜市販之流多為所用,走的全都是群眾路線。
大明官兵來絞殺,人數多他們就逃跑隱藏,少數少打他孃的。
明軍搜山清野,馬守應就突出郊關,甚至列陣平原引誘,又負險埋伏。
賊為主,兵反為客,是以多敗。
馬守應充分施行了陝西八十萬起義軍總教頭賀今朝灌輸的遊擊理念,在此牽制了不少的明軍,而且自身遭受的損失不大。
要不是大別山太窮了,馬守應當真能成就一番基業。
但他歲數也不小了,一年少則抽出一次,派人去同錘匪賀大帥、闖王李自成、八大王張獻忠進行溝通。
不管誰能成事,都得照顧照顧他們這幫老兄弟。
大明朝廷為了保衛南京和鳳陽、泗州祖陵,指定朱大典、史可法等人集結軍隊加意防守。
這就牽制了官軍的力量,客觀上對其他各支義軍是個有力的支援。
不能因為老回回馬守應低調行事,他的名頭不如其餘三個人響亮,就忽視他這一波起義軍的軍事力量。
這五個人組成的集團,手下可都是積年老賊了,也擅長打游擊戰。
當楊嗣昌集中兵力追擊張獻忠、羅汝才等部義軍的時候,朝廷拿不出足夠的兵力來對付革、左五營。
明監軍道楊卓然就親自跑到潛山、太湖山區,面見五營領袖,企圖以口舌之功誘使他們接受朝廷的招降。
老回回馬守應抽著旱菸吹噓道:
“我等兄弟皆有絕世之才,是朝廷無所用,餘故皆因陝西饑荒為盜。”
楊卓然看了看一臉認真的老回回,又瞥了其餘四人一眼,連連點頭:
“諸位首領都是有大才之人,若是被朝廷所用,必定能夠大展宏圖。”
老回回馬守應哈哈笑了幾聲:“若是朝廷處置得宜,焉知我等兄弟不能成為大明的忠義之士?
況且兄弟們聽說連那劉國能、李萬慶十餘營前後歸誠,為國家效死,戮力行間,難不成我們就做的比他差?”
李自成據說被打死了,張獻忠都投降了朝廷,他們跟賀今朝距離太遠,他們從山陝之地跑出來的,那裡的糧食連錘匪都不夠吃的。
再接納他們,豈不是都得餓肚子。
最重要的是總教頭的軍規在他們看來,過於嚴格,還不如在外面多逍遙快活幾年呢。
如今大明高官主動上前提要求,他們自是得賣個好價錢,跟張獻忠、羅汝才一樣,保持自身獨立,還能花大明朝廷的錢,多是一件美事啊!
“況且我們十多萬兄弟,朝廷要把我們安置在何地?”
“不錯。”賀一龍連忙拍著凳子道:“還有主持招撫的是何人?
兄弟們的餉錢從哪裡來?
我們兄弟得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