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六十三章 備戰,從驛卒開始當皇帝,秋來2,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襲,城內被困著三萬多人,糧食指定是不夠吃的,坐鎮後方指揮的邱禾嘉,直接把祖大壽等人給撂在這裡了。
皇太極處心積慮的想要打破寧錦防線,最擔心的便是大明憑藉這條防線,步步設定城堡,穩紮穩打,向東推進。
儘管他劫掠了大明一次,讓他的國力上漲不少。
但大明的體量太大了,遠不是遼東一地能夠比擬上的。
大明輸了幾次,依舊可以從關內調來大批糧草和士卒守住這條防線,但女真人不行。
他輸不起!
否則皇太極也不會對蒙古人又拉攏又打壓的,讓他們成為自己的助力。
孫承宗雖然年老,但是思路依舊是穩紮穩打,就硬耗。
他加緊修固錦州等關外諸城,所以皇太極面對這種陽謀,不得不立即發動戰事。
尤其是得知大明派兵修建大淩河城,讓他寢食難安。
當蒙古各部落一到沉陽,他便兵分兩路,一路由貝勒德格類、嶽託、阿濟格率八旗兵兩萬,由義州屯駐在大淩河城與錦州之間。
一路則是由皇太極親自率領,由白土廠,走廣寧大道,按照約定,六日後匯聚於大淩河城下。
皇太極鑑於以往的戰事,攻堅總是失利,被明軍打一個防守反擊戰敗。
再加上他大膽千里奔襲,破薊鎮邊牆入大明京師取得最大的勝利,更是讓他清楚的知道攻堅並不是大金的長處。
皇太極兵圍大淩河城後,認為貿然攻城,恐士卒被傷,還影響己方士氣,增長守軍抵抗到底計程車氣。
不如挖掘壕溝築牆圍困,若是守軍主動出擊,那就與他對戰,把他打回去。
大明的援軍來此,我就主動去打援軍,不理會城內守軍。
典型的圍點打援策略。
孫承宗等人面對這種情況,無解。
只能派兵去救援。
要不然放棄祖大壽等人,更會讓其餘明軍士卒寒心。
更何況祖大壽在崇禎元年前地位就非常高,祖氏滿門都獲奉官職,從總兵到各級軍官鎮守遼東,還有各方姻親。
縱然祖大壽得罪皇帝后,不用小心居住在軍營當中,朝廷也得掂量掂量,把他給問罪之後,在遼東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尤其是祖大壽還沒有投降,就先行放棄,今後還如何能指揮的動手底下計程車卒,讓他們與後金韃子拼命!
小書亭
再說祖大壽麾下的部分關寧鐵騎也都是精銳士卒,如何能輕易拋棄?
如果遼東巡撫邱禾嘉不撤走大批糧草,就算沒有增援兵馬,祖大壽也能依靠糧食守城,不會陷入這種被動當中。
但此時此刻,祖大壽麵對八旗兵的圍困,相當被動,甚至比以往的戰事更加不同。
因為皇太極命人把獨立鑄造出來的紅衣大炮,擺了出來,炮轟大淩河城。
此次戰役,是八旗兵第一次主動用自鑄火炮攻城,威力顯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