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四十三章 騙局及複雜的關係,從驛卒開始當皇帝,秋來2,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兩人相互敬酒。

皇太極把他御用的黑狐帽、貂裘、靴鞋、凋鞍、白馬等賜給祖大壽。

祖大壽深為感動,情不自禁的道:“大汗優待我至此,還有什麼好說的?我雖然愚鈍,又不是木石!”<w.

皇太極十分滿意,連夜定下密取錦州的計策。

第二天夜裡,祖大壽率領他的從子祖澤遠以及家丁三百五十人從大淩河城內悄悄退走,假裝突圍的樣子,向錦州潰逃。

皇太極命令阿巴泰、德類格、多爾袞、嶽託等人率領四千人,都穿戴漢裝混在一起,作潰敗狀,企圖一起混入錦州。

這支隊伍剛剛出發,大淩河城就開始放空炮,轟隆隆巨響,連成一片。

在寂靜的黑夜裡的很遠,錦州方向聽到炮聲,以為大淩河守軍突圍,吳襄便差人分路增援,結果全都被阿巴泰給打敗。

吳襄縮回錦州,好巧不巧的,大霧又起,後金軍隊伍失散,沒有人開城門,夜襲錦州沒有成功。

第二天祖大壽跟著監視他的多爾袞一起回到大淩河城,皇太極親自到五里外迎接。

夜襲失敗,祖大壽又提一個計策,那就是詐稱昨晚潰敗而逃,躲進了山裡,今夜徒步到達錦州,就會瞞過錦州官軍,一定能接納他入城。

待到他進城後,設計除掉遼東巡撫邱禾嘉,把錦州獻給大金!

皇太極對於祖大壽能否回來,思考良久,斟酌厲害,決定放他回去。

後金營賜宴,為祖大壽踐行。

日落之後,祖大壽便和其從子祖澤遠以及三十名家丁,由後金軍護送到小淩河畔,然後丟掉坐騎,渡河,徒步趕往錦州。

邱禾嘉與吳襄領兵出城,把祖大壽親自迎接回來。

可祖大壽進了錦州城,便立即著實加強錦州的防禦。

皇太極左等右等,幾次三番派密使前來,提醒祖大壽不要忘記了先前的約定和盟誓,可是他幾次三番搪塞,而且還屢次抵禦皇太極對錦州的進攻。

反正當初盟誓的又不是我祖大壽,沒有實現諾言,雷也噼不到老子!

至於留在後金營的中的子侄,祖大壽也不管,對於他們的來信,看都不看。

遼東巡撫邱禾嘉向朝廷參奏祖大壽率軍獻城投降,崇禎得知訊息後不僅沒有怪罪,反而提升祖大壽為左都督,領錦州。

不僅皇太極要祖大壽履行承諾,崇禎也想讓祖大壽回京述職,三次下詔,祖大壽三次皆是找理由推辭,始終堅守在錦州城內。

反正他認為去京城就是袁都督的下場,只有留在錦州,對雙方的皇帝都有用。

方能保住他祖家的富貴,也能保住他子侄的性命。

但是京師內因為大淩河失守,明廷內部開始了嚴重的相互傾軋,是邱禾嘉還是孫承宗的責任?

總之大淩河剛被修好就被損壞,損兵折將,先前是孫承宗力主這一策略,以至於喪師辱國,責任就該是孫承宗的。

孫承宗上書自辯,言皆是邱禾嘉屢次易師不聽節制所致,可是朝廷越吵越烈,孫承宗以病請辭,崇禎為了平息朝議,批准他歸籍。

孫承宗第二次督師被排擠下臺,邱禾嘉留任。

崇禎對於祖大壽的不進京覲見,也實在是沒轍,關外精銳士卒損失殆盡,只有靠著祖大壽這個地頭蛇繼續維持。

對於祖大壽,崇禎是既有極大的疑心,又不得不倚重他,希望他能忠於自己。

在這種複雜的心理下,最終只能演變為不信任。

關外的局勢一片糜爛,崇禎只能寄希望於洪承疇等人,待到春暖花開之後,剿滅山西境內的賊寇。

這樣他麾下就又有大批精銳士卒,可以調往遼東,與皇太極廝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駙馬太野太茶!長公主要不換個寵?

糖醋錦鯉

從驛卒開始當皇帝李自成

秋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