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五十八章 黨爭才是重中之重,從驛卒開始當皇帝,秋來2,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譁變。
山東望族王家遭到巨創。
孔有德受李九成、李應元父子的扇動叛變,在山東境內連陷數城,東江總兵黃龍遭叛兵割去耳鼻,即“吳橋兵變”。
孔有德不去支援祖大壽後,倒戈殺回山東半島,連陷數城,率兵直趨登州。
孫元化急令張燾率遼兵守登州城外,與總兵官張可大發兵抗擊,兩路成合擊之勢。
但是張燾與孔有德是老朋友,張燾的兵卒隨即投入孔有德行列。
大家一起叛變,大口吃酒大口吃肉。
唯一忠臣張可大部大敗逃回登州。
孔有德舊交在登州城內的耿仲明、陳光福,晚上舉火開門響應,崇禎五年一月登州失陷。
總兵張可大先殺妻妾後自殺,孫元化手下的葡萄牙僱傭兵多數戰死,他戰敗自刎未遂,為叛軍所俘。
因孫元化當年主動接納孔有德對他們有恩,在監獄裡中的他對叛將們曉以利害,明以大義,孔有德本就是被蠱惑造反的,被說服後請求招安。
崇禎也同意孫元化帶罪招撫,但巡按王道純藏匿了朝廷詔書,叛軍長時間求招安不得,復亂。
孫元化又說服叛軍,讓他回朝陳明真相,給大傢伙一個交代。
待到孔有德放孫元化返京之際,王道純襲擊叛軍,亂事擴大。
兵變發生後,朝中多言孫元化已反。
但是更多的彈劾卻多指向了首輔周延儒,而這一切都是次輔溫體仁在背後推動的。
因為首輔這個位置,他也想坐!
溫體仁暗中指使太監王坤彈劾自己,然後牽連周延儒,逼迫他辭職。
至於登州兵亂不能及時解決,那又如何?
一切都得為他溫體仁當上首輔鋪路。
孫元化回到京師,被政敵陷害,送往鎮撫司衙門,遭受重刑,登州叛亂之事是他主使證據確鑿,被判死刑。
周延儒想要免去孫元化的死罪,求救于徐光啟,一同上書,但崇禎看著證據確鑿的供詞,不允,批紅孫元化待到今年秋後於北京城西市問斬。
崇禎又急忙派人去巡撫登來,防備叛軍孔有德西進,又有人上書招撫孔有德。
朝廷舉棋不定,幾乎放任山東糜爛的局面,與朝中此種內鬥不無聯絡。
崇禎與朝臣的衝突,完全是因為他要擴大太監的權力,儘管他採取了非常強硬的手段,護著太監不容朝臣發生異議。
但他心中也明白,就算宦官是自己人,那些宮奴們多是貪鄙昏聵之輩。
崇禎用這些人做心腹和骨幹,一是因為內外有別,有一種心理情感方面的因素。
崇禎是一個極好面子、極重聲譽的人。
他分明知道,過分重用內臣,不論是在現實的口碑中還是在將來的歷史記載上,大概都不會得到什麼好評。
可他也沒別的法子可用來制衡朝臣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