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三十三章 詔獄才是大明文官武將悟道的地方,從驛卒開始當皇帝,秋來2,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炫耀太久,只是作為前期定金,過陣子要送往京城。
畢竟糧食還沒有送到位,賀大帥還在等著呢。
皇太極率領大軍走了,他也繼續在宣府等地駐紮,就是為了接收後面的人頭。
歷史近三個月的戰事,終於結束了。
皇太極小贏一場,大明損失最大。
至於錘匪賀今朝,對外宣稱損傷極大,只能擄掠大同府百姓填充山西境內。
這一點姜襄是可以作證的!
他親眼看見錘匪士卒的屍體一車一車的往太原拉,更不用說死傷那麼多的蒙古人了。
不相信的話可以去戰場周遭去看看,那些埋屍體的大坑就挖了不知多少個。
就算將來見了代王等人,也是這般說法。
山西巡撫許鼎臣聽聞靖遼伯大勝的訊息,喜不自勝,將來剿滅錘匪可就指望著吳國俊了。
盧象升已然成為勳陽巡撫,他身邊跟著的是前任蔣允儀。
當時崇禎對蔣允儀不滿,想要找人替代,自是接到了吏部衙門送來的奏疏。
說盧象升雖然是一介文士,但善於騎射又嫻熟將略,歷年的考核都是治行卓異!
盧象升接到崇禎的旨意,批示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提督軍務,兼撫治勳陽等處地方的旨意,他恭設香桉謝旨。
然後盧象升就把大名道印交給大名知府馬之升暫署。
兩天後他就單騎獨刀啟程,就是如此的有膽略,不講道理。
盧象升順利抵達襄陽府,與舊撫臣蔣允儀交割。
雙方一陣交談。
盧象昇平心而論,被陛下盛怒革職的蔣允儀並不是無能之輩。
他在勳陽上所做的德政不少,同樣保護百姓不受賊寇的劫掠。
蔣允儀的下臺,一半是由於手底下的兵力過於單薄,一半是由於監軍太監的誣告。
當勳縣遭到攻擊後,援剿總兵左良玉以及監軍太監才趕到!
流寇得知官軍前來,立即退走,不與他們糾纏。
可左良玉等人到了之後,卻拆屋掘地,搜掠餘盡!
守軍士卒以為流寇又他媽的來了,兄弟們趕緊開炮轟擊。
朝廷援軍一時不察,受到了損失。
畢竟我們是來救你們的,還他媽的敢開炮!
真以為爺是泥捏的?
得賠錢!
蔣允儀據理力爭,說是你們這波援軍的行為比賊寇還要過份!
賠錢是不可能賠錢的,還要他們把搶掠本地百姓的財物歸還。
監軍太監謝文舉惱羞成怒,上疏誣奏。
他媽的,自從當了監軍後,還從來沒有人敢拒絕他加錢的行為呢。
崇禎拿太監當他的耳目,自然是相信的,所以蔣允儀不可避免的下臺了。
盧象升極為唏噓。
朝中雖然在無閹黨,但閹人當道,比前朝也好不到哪裡去。
誰要是不給監軍太監們多一些財富,不求他說什麼好話,如實奏報陛下,那就算是運氣好的了。
朝廷派遣錦衣衛來捉蔣允儀的時候,當地士民哭聲動山嶽。
因為他們知道蔣允儀是護著他們的,那些朝廷來的援軍比流寇做的還要過分!
僥倖沒有被賊寇搶掠的人家,全都被官軍給搶掠了。
盧象升看著蔣允儀與百姓告別,上了錦衣衛的檻車,不知道要說些什麼,因為他知道說什麼也沒有用!
陛下的耳目全都被宦官給遮住了。
莫不如先剿滅眼前的賊寇,趁著戰勝的時候,與陛下請旨開恩,把蔣允儀從詔獄裡放出來。
要不然現在說啥,都沒有用,反到會被這些監軍給誣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