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從驛卒開始當皇帝,秋來2,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四年武舉會試,武場考試中能揮動百斤大刀的只有徐彥琦和王來聘兩個人,但發榜時徐彥琦卻因為文場考試成績不佳而沒有中選。

崇禎瞭解到這個情況後大為惱火,天下軍情急迫,正是需要將才的時候,而主試者卻還是固執於重文輕武的舊規,選拔武士居然也以文章為主。

兩個狗東西!

他把主考的兩位詹事府詞臣楊世芳、劉必達逮捕嚴辦,送進大牢好好反思,同時下令重新舉行會試。

這一次的做法以後成為定例,武會試以刀馬騎射的武藝為主,文辭為輔。

為了提高武科的地位,崇禎還決定從今年起,武會試之後增加殿試。

同文科一樣授予中試者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的功名。

另一個能耍大刀的王來聘於是成為明朝的第一位武狀元,當即被授予副將職銜(在武職中僅次於總兵官)。

即便能耍得大刀,射得好箭,也未必就真是將才,何況武場的考試積弊多年,管理鬆弛,從來等同兒戲,耍刀射箭的武藝也不見得是真的。

縱然崇禎下令重新舉行,但武選會試搞得烏煙瘴氣。

第二場考步射,正趕上颳起了大風,射中的極少,監試官就提請只要中一箭的都算合格。

考騎射的場面更加令人吃驚,許多人都是讓僕人牽著馬跑到靶子前面,用手把箭插在靶子上。

如此武藝怎麼能對敵作戰呢?

不重要,只要考試過了就行。

崇禎年間偶有一兩個能打仗的將領,大多是行伍部卒出身,很少有武舉、武進士起家的。

這一番武試革新,同樣毫無成效可言。

但崇禎自己覺得此舉頗有成效,因為他認為這波人都是真刀真槍的考出來的。

所以要把這些人都送上戰場,並且十分期待他們在戰場上的亮眼表現。

屆時他就等著這批武進士捷報傳到京城。

在用人的風格上,崇禎確實有些不拘一格的特點。

而且一直在探索著透過科舉、詞林、科道以外的非常規途徑網羅人才。

他一直嘗試著文才武才並重、科第保舉並重、朝官外官並重等一套新的用人辦法。

從明朝選官用人制度的弊端來看,他的這個思路還是很正確的。

但他本人實際上根本就缺乏統籌安排,進行制度改革的能力,而且又自以為是!

從來沒有組織得力班子作過周密的籌劃,只是憑著一時的激動隨意降旨。

對各種破格使用的人才,他又很少認真進行過周密考查,更談不上長期培養。

而一旦印象改變,罷免的時候也極輕易。

因而崇禎用人極多,用人途徑極廣,真正有用的人才卻沒有幾個。

楊鶴便是如此上位到罷官的,而西北殺人魔王洪承疇也是這樣上位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駙馬太野太茶!長公主要不換個寵?

糖醋錦鯉

從驛卒開始當皇帝李自成

秋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