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三章 佃戶有意見了,從驛卒開始當皇帝,秋來2,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板升城是土默特部首領俺答汗主持興建,由投靠俺答汗的白蓮教教徒丘仝等組織漢族工匠施工。

嘉靖三十九年,被明大同總兵劉漢焚燬略盡。

五年後,由白蓮教主趙全等進行重建。

翌年,再次修繕和擴建,擬作俺答汗“稱帝”之所,成為土默特部第一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隆慶五年,俺答汗與明朝達成封王、通貢、互市協議,另謀更靠近大同的地方修建城市。

城牆足有二十里,順義王府更是“玉宇宮殿”,被譽為草原明珠。

蒙古人稱此城為庫庫和屯,明神宗命名為歸化城(呼和浩特)。

俺答汗修築此城的目的是為了適應土默特地區農業、手工業和商業迅速興起。

蒙古人想要修建城池以及獲得大批糧食,都得靠這幫漢人工匠和農民。

要不然糧食不夠吃,每次前往互市點,他們也要換取大批糧食。

甚至俺答汗在歸化城都設有互市點,希望明軍百姓每年春秋二季前去此城交易糧食。

但大多時候,糧食都是晉商走私過去的。

這種幾百裡的路程和出關的事情,普通百姓根本就支撐不起沿途的路費以及其中風險。

故而哈木巴都爾臺吉即使對這幫白蓮教的抱團漢人有所警惕,但依舊要用他們。

能保證自己的利益,最好還是要和氣生財,拼命的事,都是草原上的窮鬼們去做。

草原上的貴人們是不想動刀劍的,俺答汗時期留下來的許多盔甲,放在倉庫裡都爛了。

因為躺著就能賺到大批財富,誰還願意去拿著刀子搶啊?

正所謂富貴迷人眼,哪有那麼多稱王稱霸的心思!

等出了帳篷,巴圖布仁鄂托克看著遠去的牧民:

“臺吉老了,沒有了雄鷹的利爪,只能默默等死,但他說的話是對的。”

“此事需要快速稟報林丹汗和素囊臺吉,賀今朝這頭餓狼就讓成群的鬣狗去對付。”

“是。”

巴圖布仁鄂托克拿著馬鞭看向自己的奴隸,這幫人膽敢看著遠去的人生出羨慕的神色,就該教訓。

低賤的老鼠是不配得到充足的食物,這樣會使他們變得懶惰。

殘存的蒙古人幾乎都繼承了蒙元的奴隸制度,無論是領主還是鄂托克皆是有大批奴隸。

白蓮教便是暗中發展這些奴隸,因為他們苦,所以才會嚮往無生老母的美好生活。

賀今朝斬殺山西鎮副總兵田兆過去數日,政策頒佈足有月餘。

在參謀楊玉休的鐵腕推行下,士紳們的反對聲暫時消失了。

可是佃戶和軍戶也有一點小情緒。

同時楊玉休參照河曲縣的制度,讓士紳限定日子來老營堡把家奴的契約改為僱傭契約。

其實許多家奴也有顧慮,害怕被解約,然後就沒了飯吃。

因為在如今的時代百姓生存環境封閉,商品經濟極差,交往空間一般侷限在十里八村的範圍內。

日子大抵是從炕頭到地頭的生存空間。

要麼就透過集市、婚姻、祭祀、廟會的社會空間認識人。

百姓之間的關係建立在血緣、地緣、商業業緣基礎上,一個村子裡的姓氏就沒幾個。

不少村民都屬於同一個宗族,甚至是五服以內的親戚。

在租地的時候,東家首先選擇本族本家、關係親近者為佃戶,租額相對比較優惠。

在佃戶他們遇到困難時通常也會提供幫助。

這使主佃關係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某種溫情。

因此到了某些地主不錯的村寨,很多佃戶覺得有違人情,面子上過不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駙馬太野太茶!長公主要不換個寵?

糖醋錦鯉

從驛卒開始當皇帝李自成

秋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