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三十九章 要錢沒有,從驛卒開始當皇帝,秋來2,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畢竟現實事情的發生,有時候不能按照正常邏輯推斷。
別看神一魁實力強橫,屬於是王嘉胤崛起的另一個大賊頭,還是短時間內聚齊數萬人馬。
而此時三邊總督楊鶴身邊嫡系部隊不過是三百人,以洪承疇等人的主剿鷹派佔據了大多數。
不得不說,崇禎皇帝加遼餉的訊息出來之後,陝西各地的百姓皆是想要加入起義軍。
當了反賊之後,就不用交稅了,興許還能活下去。
對於這種局面,楊鶴還在寄希望於招撫,實在是他背後的政策不配合他。
民變控制不住,像洪承疇認為人殺多了,其餘人也就不敢反叛朝廷了。
神一魁他心裡依舊是,畏懼大明王朝的。
所以楊鶴只是派人試探去招降,他不可避免的就被招安了。
三邊總督楊鶴聽到訊息後,從茶不思飯不想行將就木要死的人,立即成了精神抖擻的小老頭。
他只是被逼得毫無辦法之下,才逼自己的部下去搏一搏,結果他真的成功招安了神一魁。
神一魁還是挺謹慎的,他派孫繼業、茹成名等大小頭目六十餘人,率眾至寧州接受招安,同時送回合水知縣蔣應昌和保安縣印,以示誠意。
三邊總督楊鶴為了張揚其事,讓全陝西的大小反賊都瞧瞧。
連近來實力最為強橫的神一魁都重歸大明的懷抱,你們那些小賊頭膽敢反叛,就等著神一魁去圍剿吧。
當反賊是沒有前途的,被朝廷招安才是最有前途的事情。
楊鶴命週日強在城樓上安設龍亭,導引“受撫”頭目在龍亭前跪拜,山呼萬歲,表達對遠在京城的崇禎皇帝的臣服之意。
然後一幫反賊頭目到公署拜謁楊鶴,他們再一道前往關帝廟起誓。
無論如何,這幫人還都是相信關二爺的。
經過這麼一番表演,雙方算是達成了招安的協議。
神一魁這才親自赴寧州,投見三邊總督楊鶴。
楊鶴擺出一副恩威並用的架勢,先數落神一魁犯有十項“罪行”。
聽得跪在地上的神一魁微微皺眉,這些文官扣帽子是一個比一個強,十大罪都出來了。
緊接著楊鶴就宣敕赦免,並授予神一魁守備官職的箚付(公文),以前只是個把總,現在升了一級。
同千總的位置差不多,無品級,無定員,地位在遊擊將軍之下,把總之上。
楊鶴又差神一魁散給降丁以饑民印票,勒令解散遣送回鄉。
你現在都是朝廷的人了,得幫朝廷做事,讓你麾下大部分人都回去種地交賦稅,好好為國效力之類的話。
神一魁點頭應下,便按照楊鶴的要求,只留下一些有戰力計程車卒以及頭領,其餘大部分人馬全都被他給點零散銀兩帶著赦免罪行的票遣散回鄉。
這些人對於神一魁很是失望,本想著跟你造反吃香喝辣的,結果你被招安了,只留下少部分人,趕我們走。
但大部分人領了錢就走,當做路費,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儘管神一魁有些不忍,可自己怎麼也都是朝廷的人,如今更是要改邪歸正。
三邊總督楊鶴急忙給崇禎寫奏表,言陝西各地民變已經被基本鎮壓,他大肆奉承了皇上。
正是因為皇上從內帑拿出來十萬兩銀子,以及藩王湊的五萬兩和二萬石糧食讓御史吳生攜帶到陝西。
儘管還沒有到達陝西,可是各地饑民聽聞皇上賑災,已經紛紛回到原籍,準備領取朝廷的救助了。
楊鶴在最後的結尾,希望皇上能夠再拿出一點內帑來,否則諸賊窮餓之極,無處生活,兵至則稽首歸降,兵去則搶掠如故。
他竭力維持神一魁的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