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零九章 當大明忠臣就該敢於直諫,從驛卒開始當皇帝,秋來2,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崇禎帝這一次對內閣所擬的兩道“策問”都不滿意,提前一天自己重新寫了策問,抓緊印刷。

總歸為五個方面。

首先他對於整個官僚集團的極度不滿。

在崇禎看來,官僚們在整體上已經腐敗之極,士風敗壞,庸碌無能,對此非徹底整治不可。

但用什麼辦法才能重振士風,使得官僚們勤廉兼備,德才並茂,他自己心中卻毫無成算。

除了端正士風之外,“策問”中提出的問題還包括抵禦外患、消弭內亂、治理財政和破格用人。

對於每個方面的問題,崇禎都正面表述了自己的看法。

然後指出問題的核心所在,要貢士們提供解決問題的辦法。

對於外患,他認為建州女真本來只是屬夷,地域狹窄,人口稀少。

但一旦對本朝發起進攻,竟然勢不可當,實在不可思議。

對內亂,他以為流賊與天災互為因果,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關於財政崇禎講得比較具體,說是流寇蔓延,兵事孔急,國庫空虛,糧餉不繼。

進言的人卻不考慮國家大局,總是要求減免稅收。

百姓是國家之本,朝廷怎麼會不憐恤呢?

但又要恤民,又要養兵,兩全之策卻不知是什麼?

沒有人給出答桉。

最後他特別提到:唐、宋時代文職武職本沒有什麼高低貴賤的區別。

國初的時候用人也不一定都是科甲出身,而現在卻成了牢不可破的規制,這種壓抑人才的陋規非改不可。

貢士們常年潛心於八股文,對這些重大國政當然提不出什麼真知灼見。

他們在皇帝眼睜睜的監視下才發現,題目同原來花錢打聽到的完全不一樣。

一時心煩意亂,文思全無,才硬著頭皮各自應付了一篇交卷。

倒是原本是狀元的吳偉業沒門路,反倒越發不緊張,從容答題,有了良好表現。

偏偏這種虧,許多花了銀子的貢士們,只能是啞巴吃黃連。

但是陳於泰是什麼人,他的錢可沒白花,關係也硬。

就算崇禎連夜改問題,首輔周延儒也能知曉,讓人做好充足的準備。

明朝特重科舉,科舉考試又只重八股文,引導大批士子終身讀經制藝,頭腦中除了程朱理學的一套性情義理的教條之外空空如也。

這就造成明代各級官僚和士人只會空談天理,極少政治、經濟和軍事才能。

新科狀元陳於泰不曾想皇帝竟然會如此暴怒,但此時他鐵骨錚錚,依舊開口道:

“臣所言並無半點假話,加遼餉只會民不聊生,士卒胃口越來越大,陛下理應體恤百姓,不要在增稅。”

被叛軍打了一個大逼兜子,讓他選擇閉嘴,不敢講道理。

但是陳於泰在皇帝面前,他就敢講道理!

為人臣子,特別是忠臣,就該敢於冒著皇帝的怒火諫言!

陳於泰覺得此時的自己是正義的化身,越勸諫皇帝,自己的名聲越盛,才越能表明自己是大明的忠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駙馬太野太茶!長公主要不換個寵?

糖醋錦鯉

從驛卒開始當皇帝李自成

秋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