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二章 京畿糜爛,從驛卒開始當皇帝,秋來2,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師。
此外,奉檄入援的,還有河南巡撫範景文、江西巡撫魏照乘、鄖陽撫治梁應澤,石柱秦良玉等人統率的官軍。
楊鶴把抽調的一萬七千精銳士卒交由延綏總兵吳自勉、固原楊麒,副總兵王承恩帶領。
崇禎二年,奉詔抽調大批精銳士卒開赴京畿勤王,又使他深感兵力不足,窮於應付。
在這種捉襟見肘的情況下,楊鶴最終確定以招撫為主、追剿為輔的方針。
就算是洪承疇等主戰人,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反對。
因為三邊精銳近無,陝西起義軍又越來也多,所以想剿滅他們也不可能。
如果賀今朝能夠帶領人離開陝西,倒是能讓他們對付其餘起義軍,有更多的精力和兵力。
這下子洪承疇直接被自己給打臉了,縱然賀今朝真的帶兵出來了,他也沒有兵力去圍困賀今朝。
甚至都不敢與他輕易開啟野戰,因為當真沒人可用。
同時也讓洪承疇暗暗發誓,一定要模仿及戚家軍,訓練出來一支“洪兵”!
“諸位,盜賊四起,蓋因饑荒之極,民不聊生,採取剿滅要徵集大軍,行糧犒賞,所費不貲。”
楊鶴指著陝西地圖道:“結果仍然是“誅不勝誅”,“屢剿而屢不定”。”
在他看來,與其耗費錢糧給官軍剿匪,莫不如拿來給農民安居。
因為官軍貪得無厭,小民得到小小的實惠,便不會繼續作亂,這一筆賬他心裡清楚。
“蓋解而散,散而復聚,猶弗散也。必實實賑濟,使之餬口有資,而後謂之真解散。
解散之後尚須安插,必實實給與牛種,使之歸農復業,而後謂之真安插。
如是則賊有生之樂,無死之心,自必帖然就撫。撫局既定,剿局亦終。”
面對楊鶴的理論,洪承疇表示總督大人說的對,反正現在局勢已經糜爛至此,手裡有沒有兵,就只能招撫唄。
只不過說的好聽,牛種錢糧之類的從哪裡補貼
沒有這些玩意,你看他們能不能真心臣服!
結果他們卻聽楊鶴繼續闡述:“如果我們只是空言招撫,不解決農民的生活問題,那就是徒以撫愚賊,是即以賊自愚,此不終日之計也。
剿和撫都要花費大筆金錢,效果卻不一樣;
況費之於剿,金銀一去不還,且斬首太多,上乾和氣。
費之於撫,金錢去而民在,活一人即得一人性命,盜息民安,利莫大焉!”
說了這麼多,洪承疇開口詢問:“總督大人,那賀今朝提出的這些要求,你全都要滿足他”
70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