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四章 甘肅鎮,從驛卒開始當皇帝,秋來2,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控西域,南隔羌戎,北遮胡虜。
雖然不像大同、宣府那樣直接影響北京的穩定與安危,但是關乎全陝動靜,系三晉之安危。
為了抵禦外敵,甘肅鎮周邊密佈大大小小的墩堡、尤其是土木堡之變後,修城牆便被提上了日常。
甘肅鎮的邊牆由牆和臨邊堡、墩、寨、關等防禦工事構成的一道防禦線。
甘肅鎮邊牆的修築,使西起嘉峪關、東至莊浪衛連成一線,在很大程度上使蒙古貴族“扼於牆塹,散漫不得出”。
但蒙古貴族時常潰決邊牆南下,明軍也無可奈何,大量的墩堡便成了第二道防線。
為何甘肅鎮周邊全都是胡虜,寧陽侯後代還能把生意做大呢?
那就是“茶馬互市”!
在邊關,做些“正經買賣”,生意好的很。
甘肅鎮的主要職能之一就是設法避免因蒙古貴族與藏族貴族聯合,造成對明朝國防安全嚴重威脅。
單純地用武力來實現這一目的是很難持久有效的,也是不可能的。
因為這些人避實就虛,仗著戰馬來去自由,不跟你硬碰硬,就玩劫掠放風箏那套。
後面明朝很難像朱棣一樣,五次舉行大規模北征。
尤其是叫門天子出現後,勳貴武將葬送殆盡,文官決不允許再出現這種情況。
為此,明廷針對“番人吃肉,無茶則死”的特點,極力推行茶馬互市,使中國古代的茶馬互市活動達到了鼎盛時期。
《明史》: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則困以病。
故唐、宋以來,行以茶易馬之法,用制羌、戎,而明制尤密。
以茶易馬,以供邊軍征戰之用。
如此一來,寧陽侯一家這個中間商,左手倒右手,想不發財都難!
陳沖還沒進門,就聽見聲樂。
他快速走進一瞧,看見了幾個高眉聳目的西域女子,身著輕紗配合著樂器,緩慢起舞。
不得不說,那白花花的大長腿,確實是容易讓人眼睛挪不開。
這一脈傳到現在的,是陳家的陳耀。
他手持夜光杯,裡面裝著葡萄酒,還加了冰塊,愜意的觀賞著歌舞,心中盤算著一會要寵幸哪個歌姬。
第一代寧陽侯“奢侈成風,喜愛歌姬”傳承下來的家風,被後代們發揚光大繼承下來。
“叔父,來來來,快坐。”
陳耀大叫著讓人給自己的叔父上個杯子,倒上美酒:“一路辛苦了。”
陳沖則是擺擺手,如此炎熱的天氣,飲了一口冰冰涼涼的葡萄酒,渾身從裡到外就散發著舒爽,
尤其是進入大堂內,就感到一陣陣涼爽。
無他,就是有人手工當做空調,扇著巨大的冰塊給府中的主人扇扇。
陳沖放下手中的夜光杯:“辛苦倒是談不上,這不過這次交易的物件賀今朝,倒是讓我越發的有興趣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