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三章 軍事競備,從驛卒開始當皇帝,秋來2,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王頭確不這樣認為,魯密銃雖說威力巨大,可是要想槍打的準。
那也得需要有天賦的,光手熟可不行,還得多盤盤道的。
尤其是使用者不懼怕這種火光,對手裡的武器信任。
要不然士卒都是胡亂放銃,根本就打不準,反倒被敵所趁,失敗了還要怪武器填裝麻煩。
因為賀今朝使用的過程當中,使用了裝配匙。
這樣一挖都是固定重量,免得因為裝藥過少發射無力,或者裝藥過多,火銃爆炸的危險。
不僅如此,還要用“木馬子”,就是在藥室裝填火藥後,用以壓實火藥的小玩意。
如此緊湊和封閉的火藥,會增加火藥的爆發力,與小型炸藥包差不多的原理。
賀今朝的姐夫也觀摩了這番試射,他對於小舅子弄火銃有些不理解,這玩意在邊軍當中極少使用。
他繳獲了一個火銃,就想手底下的人也用火銃,不是誰都跟他一樣膽子大的,打槍準的。
尤其是打造這玩意特別的廢鐵。
賀今朝把天字號一的魯密銃放在拼湊的木桌上,瞧著老王頭:
“咱們放開了幹,月產量如何?”
“朝廷京城每月放開了製作,輕易能製作幾千只火銃,那個時候還是永樂正德時期。
現在我們製作的是鳥銃,更加精良。”
王老頭頓了頓又道:“先前咱們九邊控制數量,若是人手充足,每月十杆還是可以的達到。
但這是在足夠的造銃作坊,足夠的原材料和各種配套裝置,沒有一定數量的工匠。
僅僅依靠十來個人,很難進行批次製造,來提供大隊長作戰使用。”
“你知道的,我新購進了一批原料。”
王老頭聽見賀今朝的解釋,便鬆了一口氣:“大隊長,鳥銃的精鐵是十斤粗鐵冶煉成一斤的精鐵比例練成的。
只有這樣的精鐵製作的統管才會堅固耐用,不會再射擊時發生炸裂。”
賀今朝看向自己的姐夫,姐夫也是點點頭。
同樣的列裝全軍,還是以長槍長矛為好,便宜還能批次生產。
“你們造銃的過程當中,遇到什麼需要,進度如此慢,我能幫你們解決什麼問題?”
賀今朝曾經看過手搓火繩槍的過程,再加上自己有過青工的經驗,是可以提供一點思路的。
老王頭抱拳道:“回大隊長,咱們這造銃,最難的便是鑽銃,還有時間把控,三月和九月是造銃的最好時間。”
那兩個月是春秋最後一個月,氣溫適宜,不冷不熱。
既有利於操作,也有利於保證火銃的質量。
其餘的月份溫度便不總是維持在一個度上,鍛造統管時,溫度會有影響。
老王頭見賀今朝想聽,便把自己遇到的難處說出來:“大隊長,這製作銃管先用精鐵捲成一大一小兩根鐵管。
以大包小,使得兩者緊密貼合,然後用鋼鑽鑽成內壁光滑平直的統管。
鑽銃是門手藝活,每人每天只能鑽進一寸左右,大致一個月鑽成一支。
如果手藝粗糙,鑽成的管壁薄厚不均,就會產生膛小阻卡彈丸,膛大彈丸射出去無力等弊病。”
“咱們沒有鑽孔的機床嗎?”
賀今朝回想起手搖機床用來鑽銃管,足可以加快進度。
“沒有,咱們全靠手鑽。”老王頭覺得大隊長說的有些異想天開,便繼續說道:
“統管制成之後,再前端按上準星,尾部設定照門。
前後對準,構成端正無斜的瞄準裝置,這一步至關重要,要不然沒法瞄準。
統管尾部內壁刻有陰螺旋紋,管(槍)口處是正八邊形,後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