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4章 群山不語,李世民的兇猛王妃,三秋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途中,阿璃好幾次想問世民此事究竟怎麼回事,但世民半躺在馬車裡閉目養神,避而不答。臨近長安城時,世民突然睜開眼,道:“我現在還不想進城,我們出去走走。”
“好,你想去哪裡?”阿璃問。
世民掀開車簾,半眯著眼睛道:“就去終南山吧。”
世民命眾人送阿泰回府,只留下懷安,三人三馬向終南山駛去。
這次他們到的是離長安城最近的一座山脈,名曰五臺溝。他們到達時,已是夜裡,只好在山下的翠微寺中借宿一晚。
第二天一早,三人攀援而上,在即將到達頂峰時,懷安默默停下,他想,他們應該有很多話要說。
兩人登臨絕頂,天邊一輪紅日噴薄而出,映照著此間萬物金璧輝煌,只見遠處青山連綿不絕,近處滿目蒼翠白雲繚繞,微風徐徐,他們站在最高處,可俯覽眾山巍峨壯麗,似又可乘雲而上,直上九霄。
世民有感而發:“江山如此壯美,怎不令人心馳神往。”
“所以,這次楊文幹事件,到底怎麼回事?”阿璃問。
世民一笑:“你不都看到了嗎,各打五十大板啊。”
“所以,你並不冤枉,”阿璃怔怔的盯著他,“此事是你謀劃的,對嗎?”
“何以見得。”世民不驚不惱,一臉平靜的問道。
“因為就算沒有你謀劃的證據,但太子有極其關鍵的一條,他沒有謀反的理由,只此一條便可將他身上所有的不確定性都推翻。這也是聖上將你們各打五十大板的緣由。”
阿璃嘆了口氣:“都道宇文穎是元吉的好友,但又有誰知道,他其實是秦府的人呢?”
“你......”世民臉色微變,“何出所言?”
阿璃眼睛一眨不眨的望著他,聲音輕得像風中飛絮:“因為有一次我去你書房時,聽到懷安說道宇文穎這個名字。”本來她還只是猜測,但方才他驟變的神色已經說明了一切。前幾天她還義正辭嚴的反駁元吉胡說八道,想想還真是可笑。
“楊文幹真是你殺的嗎?”阿璃問。
“不是。”世民回答得很是乾脆,進而解釋道:“我手下確實有個姓謝的校尉,在那天巡邏時不見了,至今活不見人,死不見屍,但楊文幹確實是他屬下所殺,人我已經帶回來了,陛下也見了。我不可能殺楊文幹,我只要與他交戰幾個回合,他謀反的事實就坐實了,再把他帶回長安,他這幾年秘密替太子募集驍勇送至長安,現在東宮藏於各坊的長林軍已達兩千之眾,這所有的證據都會適時呈於聖上的案前,可是,他不明不白的死了。”
世民眼裡透出深深的失望,這些年觀察下來,他深知他那個大哥太子當得不錯,口碑好,政事處理得也妥當,幾乎找不出什麼錯處,而且在均田制及租庸調製上還頗有建樹,想來想去,也只有謀反這一條路可以扳倒他了。
阿璃一怔,她沒想到太子竟隱藏得這麼深,“那麼,上次那兩個人應該就是太子那邊的反擊了。”頓了頓,她又道:“但是,你為何要這麼做,你知道這有多危險嗎?”
“對不起,又害你身處險境,還替我‘據理力爭’。”世民苦笑道,“要不是你與阿泰兩個人質,聖上也不可能這麼輕易放過我。”而且,要不是她主動去當這個人質,他本來準備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破釜沉舟算了。
“這算什麼,但如果你真的死了,我們也都活不成了。”
“唔,也沒那麼槽,”世民玩笑道:“如果是太子的話,他或許會留你一命。”
“你說什麼?”阿璃惱怒的瞪著他。
世民自知失言,斂容道:“我是說,本朝律法,一人無論犯了多大的罪,都罪不及妻女。”
“一定要與他爭下去嗎,好好當你的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