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6章 手詔,李世民的兇猛王妃,三秋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二娘子被封為了德妃,聖眷重濃,自己正好給他個教訓。
幾人一把將杜如晦拖到地上,如晦的兩個隨從忙去扶他,立刻被那夥人開啟,他們又趁機推搡如晦,兩個隨從氣不過又衝了上來,他們總得保護主人啊,互相之間便有了更多的衝撞,如晦這邊人少,最後他們三人被打得渾身是傷,灰溜溜的走了。
尹父本來還怕杜如晦明日參他一本,可尹妃卻向他保證沒事。她將計就計,先跑到聖上面前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樣,哭著告了一狀:“聖上明鑑,秦王居然縱容手下毆打我父親的僮僕,這是何道理?”
聖上氣得腦仁疼,一回倒也罷了,這接二連三的總有人告秦王,可見他平日裡有多囂張跋扈、仗勢欺人,這下,他實在不能再忍了。
之前,太子平定劉黑闥、秦王平定徐圓朗,他也給了秦王大量的賞賜,還在人前說,此次平定河北、山東皆是三兄弟同心協力的結果,令太子預想中的如日中天,早早的偃旗息鼓。
他為何要這樣做,那是因為這幾年的皇帝當下來,他翻閱了不少史書和先前那些帝王的生平傳記,再加上自己的心得,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並總結出了一條最核心的帝王術,那就是一定要平衡好各方的勢力,使其大致相當,才能夠讓這個皇位穩當。
無論是前朝的臣子,還是後宮的嬪妃,抑或是血脈親情的兒子,皇權都是高於這一切的。所以,在朝政上,建立三省六部制各司其職;在後宮,為削弱皇后的權力,他一手扶植起了尹德妃;在繼承人上面,他也絕不讓太子一家獨大,而是明裡暗裡鼓勵和暗示世民與之爭鋒。
他們之間良性的競爭和適當的爭鬥,對他這個皇帝是有利而無害的,正好為他所用。而現在世民也鬧得太不像話了,他必須要敲打敲打了。
次日,他將世民叫來,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臭罵:“你的屬下竟敢欺我嬪妃一家至此,還有沒有王法了,人家好歹還是德妃之父,受封的國公,要是一般的平民百姓,還不知道要被你們仗勢欺人到何種地步。”
世民連忙辯解:“事情並非如此。”
他解釋了一番事情的經過,無奈聖上已經先入為主並不相信,怒斥道:“他一個秦王府的幕僚經過國公府門前難道不該下馬嗎?本就是他無禮在先,也是你縱容太過,你們又還有什麼可說的。”
世民憤憤不平,道:“克朋雖是一介幕僚,但也是朝中重臣,他足智多謀,在平定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徐圓朗的戰爭中獻策頗多、勞苦功高,是我大唐不可多得的人才,而鄭國公只不過是憑藉女兒上位的一個外戚,敢問聖上,孰重孰輕?”
“你這個逆子。”聖上大怒,掄起案上一方石硯朝他砸去,口中大罵:“如今這天下竟輪到你秦王做主了嗎?連朕的嬪妃都不放在眼裡了。”
世民身形微閃正好避過,然後立刻跪下匍匐而拜,“臣知錯,臣萬死,請聖上消消氣。”
過了好一會兒,聖上才大喝一聲:“滾出去。”
世民慢慢退出甘露殿,心底一片冰涼,他以為這江山是他們李家的江山,他們之間是血濃於水的父子,但他卻為了一個嬪妃跟自己分起了你我與內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