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4章 醫道,李世民的兇猛王妃,三秋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能是阿璃命不該絕吧,雖然交戰沒有停止,但這時楚長風回來了。
他一到秦王府便被立刻帶到王妃的寢殿,望著床上奄奄一息、昏迷不醒的小女兒他一陣懊惱,趕緊拿出銀針,先後在她的百會、水溝、神闕、關元、湧泉等穴位或輕或重紮了幾針。
不一會兒,阿璃從昏迷中悠悠轉醒。她驚喜加交:“阿耶,你回來了。”
楚長風按住她,溫和的道:“你身子還虛得很,莫要說話。一切有阿耶。”
然後兩劑湯藥下去,過了兩天,阿璃漸漸恢復了幾分力氣,開口問道:“阿耶,你去了哪裡,有沒有找到阿兄?”
“沒有。”楚長風搖搖頭,問道:“你怎知我去找你阿兄了?”
“我就知道。”阿璃衝他笑了一聲,只是那笑容太過虛弱蒼白。
“我確實去找過他了。”楚長風解釋道:“我最先去的就是河北,輾轉又去了他的家鄉漳南,但都尋不到他。”
“後來在回來的路上,我遇上了一個老道,受他之邀去四川峨嵋山研習《易經》。我們在山上閉關了兩個多月,我看年關將至,你生產在即,打算下山,他卻忽然生了病,我一方面擔心你的身體,另一方面也不能棄他於不顧,真是左右為難。”
“這天,他對我說:‘我的陽壽將盡,你再陪我最後一個月吧,也合該我們有緣,我研究《易經》半生,所悟心得也不想泯然於世,現在便悉數傳於你。你是學醫的,它將來對你大有裨益。’”
“你要知道”楚長風嘆了口氣,繼續說道:“《易經》與醫道相通,這幾年我一直閉門研習卻始終不得要領,但和他在山上的這幾月,竟抵我幾年所學都不止,這叫我如何不心動。”
“他見我遲遲沒有回覆,又道:‘一切因果得失皆有定數,你回去了她未必就好,你回不去她也未必不好,如果你還是糾結於心,便下山去吧,只是你成為一代宗師、救治千萬人、造福後世的機會便再也沒有了,你的醫道將止步於此。何去何從,你自己選擇吧。’”
“最後我還是選擇留下來,因為在那一瞬我便想通了,你的身體畢竟是康健的,女子生產雖是大事,但宮中有諸多太醫應當沒什麼大問題。但他身患疾厄就在我眼前,如果我走了他定活不過三、五日。”
“什麼是醫道?將死之人都不顧,還談什麼他人,更不用說什麼千萬人和造福後世了,這,不是我想要的醫道。作為醫者,不應當選擇病人,更不應當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蚩,親疏遠近,華夷愚智,若能做到將他們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醫者。”
“只是我萬萬沒想到,這一個多月還是把你給耽誤了,我左算右算都沒有算到雲熙這檔子事,要不是擔心他倆,你何至於此。好在你的身體還能挽救回來,可能那老道一早就料到了,正如他所言,我一時回不來你也未必不好吧,冥冥之中一切皆有定數啊。”
阿璃聽完也是一陣唏噓,眼前這個老人,頭髮已經泛白,但精神矍鑠,眼中有光,他經歷坎坷,閱歷豐富,一生都在救治他人的路上,從未停歇,也從未放棄任何一個病人。
他救助他們三兄妹於襁褓,悉心教導他們於幼微,更是無數次的把自己從鬼門關拉回來,得益於他的言傳身教,自己無論身處怎樣的境地,總是能對這世間、對他人保持著最大的善意,使她有驚無險的活到今日,並無愧於心,此大恩大德她何以為報。
做為阿耶,她對他滿懷著深深的敬愛與眷戀;做為醫者,她對他是無盡的敬重與感激。而且隨著日久歲長,這份敬與愛,就像窖藏經年的老酒一樣醇厚綿長,永駐她心間。
她深深相信,他一定能成為那個老道口中的一代宗師,也會成為他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而他一直是自己的榜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