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8章 爭執,李世民的兇猛王妃,三秋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世民離開洛陽已經快一個月了,至今沒有任何訊息傳來,雲熙心急如焚,阿璃安慰他:“沒有訊息就是好訊息,說明你父親現在還安然無恙,雙方肯定在進行激烈的交鋒,我們耐心等待吧。”
誰知這天突然傳來訊息:竇建德於本月十二在長安城中斬首,訊息傳來的這天剛好是十二,雲熙悲憤加交,頹然倒地。阿璃和楚長風還來不及安慰他,緊接著第二個訊息又傳來:本月十八秦王將納娶洛陽世家韋成圓之女韋珪為孺人。
聽到這個訊息,阿璃震驚到無以復加,久久說不出話來,只覺心中什麼東西碎了一地。此前秦王府中的鶯鶯燕燕那麼多,整天圍著秦王,她從來也沒有絲毫感覺,但為何一個韋氏卻令她如此難受呢?
是了,因為從前對他無情,而現在對他深情已許。
難怪阿璃已經有很久不見韋珪來宮中了,原來世民走後沒幾天,韋成圓、韋珪父女便跟著去了長安老宅。無疑現在長安成了整個天下的中心,這場饕餮盛宴能不能分一杯羹,韋成圓決心不能錯過任何機會。
這時世民仗著功勳硬要留竇建德一命,不但惹聖上不快,臣工們也覺得荒唐,就連他的同盟者也少有支援他的,所以他只能孤軍奮戰每日在朝中力戰群臣。
而太子一改往日的做派,在近三、四個月中先後納了清河崔氏、隴西李氏之女為良娣,現在又給韋成圓下了請柬。
韋成圓知道自己現在是洛陽地區的領頭羊,難怪太子要拉攏他,但他見過秦王之後就對世民賞識不已,斷定此人必非池中之物。
而女兒韋珪更是在洛陽見過世民之後就已芳心暗許,在洛陽宮中打著照顧秦王妃的幌子她沒少往世民跟前湊,只盼著他能看上自己。可那時候秦王眼中只有秦王妃,對她視而不見。所以她和父親才當機立斷轉戰長安。
現在,父女倆一拍即合,心都偏向了秦王。
韋成圓先拖著太子,然後寫了封信給秦王,說:太子有意結交,並許小女良媛之位,但我與你秦王結交在先,自相識以來便覺相見恨晚,心中早已把你當成忘年之交。我深切感念你解救洛陽於水火,且您的人品和才華更是讓我們父女深深折服,所以在此事上想請教下您的意見。
他想如果秦王拒絕了,那他還有退路,也說明自己看錯了人;但如果秦王看懂了,那就皆大歡喜。
畢竟比起女兒進東宮做個良媛,始終要屈居於鄭氏、崔氏、李氏這些大世族之後,籍籍無名,也不能給家族帶來助益,還不如進秦王府,位次僅次於王妃。
更重要的是秦王手握兵權,現在權勢如日中天。以後的事誰又知道呢,他願意賭這一把。
這信寫得如此直白,世民豈會看不懂,當下他便想拒絕,但玄齡和如晦阻止了他,他們勸道:“現在天下初定,以後要靠四處征戰積累功勳的機會只怕很少了,如果您想要更進一步,與世家聯姻便是一條最好的路。”
“現在太子已然出手,本身太子妃出自滎陽鄭氏,雖然她父親曾經做錯了事,但時過境遷,現在鄭氏母族因為太子妃的關係都偏向了太子,加上清河崔氏和隴西李氏,支援他的世家又多了兩個,如果再來一個韋氏,那洛陽地區的人心他可盡收,而我們辛辛苦苦打下的這場洛陽之戰便白打了,您甘心為他人做這嫁衣裳嗎?”
世民不語,他當然不甘心。
頓了頓,如晦又道:“況且您現在因為竇建德的事惹得聖上和群臣不滿,如若再失去了洛陽,只怕會寒了下面很多跟隨您的人的心,到時候莫若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世民頹然跌坐回榻中,這些道理他不是不懂,但他真的不願意納韋珪,也不想再靠聯姻鞏固勢力。他怕阿璃會傷心難過。
但是時間不等人,韋成圓還等著答覆,如果不回覆,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