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8章 易帥,李世民的兇猛王妃,三秋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與此同時,東宮的南薰閣,太子建城正和他的幕僚們商議下一步該怎麼辦。
王珪道:“照目前情形來看,我們這第一步是走對了,聖上應該不會再派秦王去了,只是眼下河北情況危急,除了秦王,又到哪裡去找一個更合適的人選呢?”
“我原本寄希望於元吉,希望他此番能有所作為。”建城嘆了口氣,搖頭道:“可他太讓我失望了。”
魏徵站起來道:“其實臣心中倒有個更合適的人選,只是......”他望了一眼太子,沒敢再說下去。
“魏卿,請講。”
“那便是太子您。”魏徵上前一步,解釋道:“秦王功蓋天下,內外歸心;眼下的局勢只有您皇太子的身份和威望可以超越秦王,如果有您統帥三軍,必然能讓士氣高漲,全軍上下團結一心,而劉賊現在兵力分散、糧食物資久之不濟,臣以為如果我們用大軍進逼,其勢必如摧枯拉朽,一舉擊敗劉黑闥並非難事,以此獲得功名,還可趁機結交山東、河北豪傑,可謂一舉兩得。”
“朝中有一幫人整日拿殿下沒有軍功說事,如果此舉成功,便能叫那些人閉上嘴。之後殿下便是要軍功有軍功,要政績有政績,要人心有人心,其位穩如泰山,即使再有覬覦太子之位的人,又有誰可撼動一二呢。”
“只是”,魏徵小心的看了一眼太子,“此舉也有危險,是以臣一直憋在心裡沒有宣之於口。”
“當然危險。”莫堅跳起來急忙反對:“簡直危險至極,哪有金尊玉貴的皇太子親臨戰場的,可真有你的。”
他輕蔑的白了魏徵一眼,這人出的什麼主意啊,莫不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吧。他沒有忘記,魏徵此前便是效力於劉黑閥的義父竇建德的。
魏徵便不再說話,其實他這個人,雖然幾易其主,但他每跟一個人都是對其忠心耿耿,絕無二心的。跟隨李密時,一心為他籌謀,只是他並未採納;跟隨竇建德時,也盡心盡力,只是時日稍短;現在跟著建城,仍舊掏心掏肺,今日這番便都是他的肺腑之言,但太子會認可和信任他嗎?
“那,怎麼辦?”王珪問道,方才他差點就要被魏徵說動了。
“我去。”建誠面色平靜,而眸中卻透出堅定的神色 :“方才魏卿的提議深得我心,眼下確實沒有比我更合適的人選了。既要成就一番事業,就不可能很容易,很順遂,唯有破釜沉舟才有一線希望。”
第二日朝議時,建城便奏請:“聖上,臣願領兵前往討伐劉黑闥。”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頓時底下熱議紛紛。
“這可不行,哪有皇太子親自上戰場的,我大唐就沒有旁的人了嗎?”
“是啊,是啊。”
“聖上,這萬萬不可啊,三個嫡子皆親臨戰場,萬......萬一有個閃失,如何是好,這會動搖國本啊。”徐閣老顫顫巍巍的上前奏道。
“聖上聖明。”建城也上前一步,慨然道:“我忝居太子之位多年,現在國家有難,疆土失守,臣身為大唐子民理應披甲掛帥上陣殺敵,以儘自己綿薄之力。沒有國哪有家,只要能保大唐平安順遂,臣即算馬革裹屍也在所不辭。臣心意已決,請聖上和諸位臣工了卻我這一心願。”
此言說得慷慨激昂、正氣浩然,聖上和諸臣工莫不感動莫名。
而在大唐商議之時,劉黑闥又已攻陷滄州,大唐再也等不起了,第二日,十一月初七,是以皇太子李建城為三軍統帥,前往征討劉黑闥。
建城剛到河北地界,劉黑闥便給了他個下馬威,接連線攻陷恆州、魏州,兩軍相峙於昌樂。
建城沉著冷靜、指揮若定,幾天後終於取得了首場勝利。自此,局勢開始扭轉,劉黑闥節節退敗。
與此同時,世民也打敗了徐圓朗,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