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章 劉文靜,李世民的兇猛王妃,三秋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世民這次回來是因為得知了一個駭人的訊息,劉文靜入獄了。

劉文靜與他在太原時便相識,那時,文靜被隋煬帝關進太原郡獄,他前去探望,文靜對他掏心窩地說:“如今李密圍攻洛陽,煬帝遠在淮南,各地義軍數以萬計,跨州連郡、阻礙山澤。如能順天應人,高舉義旗,則天下不難平定。而今避亂的百姓都跑到了太原城中,將他們聚集起來,可得十萬之眾,加上令尊所領之兵數萬,一聲號令,誰敢不從?到時乘虛入關,號令天下,不到半年,帝業可成。”

這席話深得世民之心,兩人遂成莫逆之交。

後來他成了大唐的開國功臣,與世民一起征討西秦,並肩作戰,立下汗馬功勞。之後又隨世民一起短暫的駐守過長春宮,戰時一起浴血奮戰,閒時一起遊弋射獵。再後來他調回長安任戶部尚書,兩人仍舊音信不斷。

世民一到長安便立刻進宮去求情。御書房中,世民道:“聖上,我聽說文靜被關起來了,他對我們大唐有功,忠心耿耿,怎麼會謀反呢?聖上切莫聽信讒言啊。”

“胡說。”聖上怒道:“他對大唐初有輔佐之功不假,但他恃寵而驕、自持有功整日在外胡說八道,他自己的小妾檢舉他謀反,這難道是假。何況此事大理寺正在審查,是不是謀反自有定論。”

“但聖上,怎麼能命裴寂去審他呢,您知道他們的關係向來不睦,太原起兵時,他是司馬,裴寂是長史,兩人地位相當。文靜無論是在才能還是謀略上都不輸裴寂,且屢建奇功,而如今裴寂官居僕射,文靜的官銜與賞賜卻遠不如他。他心中不平,常在議論朝政時與裴寂對立,二人之間矛盾頗深這是眾所周知的,聖上要審也不能讓裴寂去審啊。”世民心中憤憤不平,言辭也未多加修飾。

“混賬,我用誰審,還用你來教我嗎?”聖上甚怒:“大理寺是我大唐司法機構,審理一切刑事案件,而且事關謀反,此案是由大理寺卿與刑部尚書、侍郎會同御史中丞一起三司會審,裴寂作為左僕射兼御史中丞這本就是他的職責所在,有何不可。他劉文靜是什麼人,難道御史中丞都不能審他的案,而你秦王卻可以為他私下求情。這就是你所說的公允嗎?你將國之公器、戒律法規置於何地?”

世民自知方才情急之下話說得太重,惹怒了聖上。他連忙跪下,求情道:“求聖上開恩,看在文靜往日對大唐的功勞上,饒了他這回吧,我敢擔保,文靜只是發洩下不滿的情緒,並無謀反之心。”

聖上疲憊的揮揮手:“你先回去吧,案子還沒結呢,我會斟酌的。”

世民回到府中,玄齡等人已經在外書房等著他了,屈突通是個急性子,世民一進來,他立刻問道:“大王,聖上怎麼說,鬆口了嗎?”

世民搖搖頭:“聖上雖說斟酌,但恐怕早已打定主意。”

“那明日朝議,我等再一起為文靜求情。”

玄齡搖搖頭:“此事恐怕沒這麼簡單,連日來吏部、兵部人事調整頻繁,許多重要位置上調走的人現在看來均是鵠羽名單中的人,開始以為只是個別人員的偶然事件,但現在那本名單上的人已經調走了大半,而且眼下沒有收手之勢,似乎想把名單上的人一網打盡。文靜雖不在名單之上,但與大王素來交好,且位高權重,不知道這次是要借那些人把文靜拿下馬,還是要借文靜把那些都調走。有人布了個很大的局啊。”

“是誰這麼大膽?”屈突通腦中立刻浮現出一人,衝口而出:“難不成是……那邊。”

公孫武達道:“那邊忌憚大王軍功漸盛,有此舉也不足為奇啊。”在座皆是秦王的心腹,他們所指的那邊便是太子。

“鵠羽名單中的人皆是跟隨我多年、與我浴血奮戰、同生共死的兄弟,這份名單只是當年用作起誓來激勵我們團結一心、奮勇殺敵的,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古穿今打臉天后

故箏

解約後,我倒欠金主三千萬

薑糖冰紅茶

綜漫之最強海賊娜美

二哈別拆家

將瓷就瓷

風中蝴蝶

婚後心動

糖果耳環

李世民的兇猛王妃

三秋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