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章 年關,李世民的兇猛王妃,三秋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久,年關將至,太子果然不負眾望,救濟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他不像阿璃他們幾個平民只能勉強解決災民吃飽穿暖的問題,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身份與職權,整合各方資源、協調各方關係想辦法真正為他們謀出路,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他接手時災民已達到了上萬人,這麼多的人每天要吃飯,每日耗費的糧食是極其巨大的,在當時朝廷那種內憂外患的情況下,顯然維持不了多久,而且這麼多人坐吃等死就算是座金山也會很快耗盡。
而國家初建、連年經戰,軍隊最缺的就是士兵,所以他首先發布了一道募兵令,招募十五週歲以上的男子入伍,入軍藉。因為唐朝政府的善舉,災民心中充滿了感激,現在便是投桃報李的時刻,所以應者如雲,一下子就減了幾千人。
接著他釋出第二項政策,有想返鄉或離開長安投奔親友的,一律按人口發給盤纏;想留在長安的一律入唐藉,身體健康的女子可以進入掖庭或達官貴人的府邸為婢;有一技之長的經核驗可以進入城內自己謀生;種田的在郊外撥給土地建立戶口自力更生,剩下點孤寡老弱解決起來就容易多了。
這時,世民也回來了。這次他一舉收復了潼關、芮城、運城等地,聖上龍心大悅。
這日世民與房玄齡等心腹之臣在書房議事,屈突通道:“這次長安城一下子湧來這麼多災民,好在太子救助有力,而且也沒拖我們的後腿,糧草供給一如往常,看來他還真是有兩下子啊。”
“他救濟了災民,我們打了勝仗,我大唐這次裡應外合上下一心,贏得了民心與聲望,增強了實力,對以後開疆拓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啊。” 玄齡話鋒一轉:“這次太子自然是大功一件,只是我聽聞最早發現這件事的是幾個年輕人,他們一邊籌措錢糧救助流民,一邊設法進言引起朝堂重視,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實屬不易,不知這幾個到底是何人,大王求賢若渴,他們幾個可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世民道:“還有這樣的事嗎?當時我們都在同州,詳細的情況還是問問何凡吧。”
一會兒何凡到了,他道:“此事確實是幾個年輕人開的頭,他們是長安杜吒之子杜如晦、黃說之子黃凌、張施公之子張子期,流落長安的李密前謀士魏徵,來自洛陽的玄奘和尚,水雲間的掌櫃麗娘,以及長孫府四郎無忌和……我們王妃。”
“什麼,王妃?”滿座皆驚。
何凡點點頭,道:“想必王府記事大王還沒有時間看吧,我就大致說說事情的經過。”
世民汗顏,這次潼關平亂,情況十分危急,長安傳來的書信如果不是加急的、或與政務、軍務無關的,比如王府記事、賬簿之類的日常瑣事他根本顧不上看;回長安後公務繁忙、宴飲不斷更把這些事拋到了腦後。
何凡繼續道:“除新來的玄奘和尚外,王妃和其兄長與前面幾位皆是舊相識,他們時常在水雲間相聚,後來他們在城南發現了流民,並開始籌集錢糧救助,開設了粥棚、搭建了棚屋、延請了醫郎。”
“但是流民越來越多,這時朝廷也困難重重,王妃先後變賣了嫁妝和承香殿的家當,但還是遠遠不夠,因為冬天到了,不僅需要吃的,還需要禦寒的冬衣,不巧時疫也發生了,還需要大量的藥材。\"
\"人越來越多,情況越來越嚴重,城中餘糧不夠了,無忌與如晦他們分別赴晉州、河北等地籌措糧食。皇后發動了捐款,皇太子全面接管,歷經三月有餘,才算平息了此事。”
眾人一陣唏噓,房玄齡道:“萬事開頭難,而且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那種要錢沒錢、要物沒物的情況下,他們能迎難而上並堅持下去不容易啊,其艱辛可想而知。幾人救民於水火不缺仁義之心,而且有勇有謀,措施得當,不缺毅力與擔當,可以說正是他們的鍥而不捨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