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章 冊立,李世民的兇猛王妃,三秋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忍了兩日,此事越發塵囂日上,下朝後聖上把第一心腹裴寂叫到內書房,裴寂的腳才剛踏入門內,他便指著案上昨日從城牆上揭下來的那份告示,勃然大怒:

“你說,他這是想幹什麼,啊,想幹什麼,平白無故的,怎麼就替那賤婦滿世界尋醫問藥起來了?他眼中還有我這個父親嗎?”

“現在整個朝堂和天下皆紛紛稱頌於他,他這是要把我這個一國之君置於何地,我看他這就是在沽名釣譽、邀買人心。”

“這個不肖子,虧我這麼信任他,他卻一再地忤逆我,與我作對,我……我要革他的職,讓他好好反省反省。來人,即刻傳我旨意……”

裴寂連忙重重跪下,連連磕頭哀求:“陛下息怒,請陛下息怒,且聽老臣一言,之後再責罰太子也不遲啊。”

聖上氣呼呼的“哼”了一聲。

裴寂繼續道:“臣……臣方才忽然想起了一個故事,當年齊國丞相田單德高望重,一次他在雪夜為救一個老人解下了自己的大衣,此後田單“解裘救人”的事蹟便家喻戶曉,人人稱讚。”

“齊襄王因為一個臣子的聲望居然高過了身為一國之主的自己,因此夜不能寐,他思索再三,最終卻下旨給予田單嘉獎並大加賞賜,從此,天下才知道齊襄王是教臣愛民的賢君,人人擁護,而田單正是在齊襄王的教化和影響下才有如此所為。”

“今太子為髮妻延請天下名醫診病而稱頌於天下,不正是陛下教子有方嗎?聖上順應民意起兵於亂世才有今日之大唐,這天下沒有比您更懂得’民心所向‘這個道理的人了?是順應民意還是順隨自心還請陛下三思。”

聖上一語不發的重重跌回龍椅之中,半晌,他舉目望向裴寂,道:“你起來說話。”

見裴寂顫顫巍巍的站起,他繼續問道:“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依臣之愚見,此刻應對太子予以嘉獎,他們夫妻情深,世人皆知,所以對太子最好的獎勵便是給他的髮妻鄭氏一個恰當的封號。”

話只能說到這兒了,他心知這已經觸到了聖上的大忌。要不要封,如何封,那就只能由聖上裁決了。

聖上陰沉的臉漸漸變得頹然起來,他心知:自從當上這個皇帝,這一、兩年來他的後宮,新晉嬪妃如雨後春筍,而他的好兒子、好太子卻還是官邸那幾個舊人,並且還為了他所厭惡的鄭氏拒婚、求醫,弄得現在天下人人拿他們父子倆作比較,指指點點,這便是他惱怒至極的根由。

如果此時一意孤行,責罰了太子,一來只會使父子間生下嫌隙,二來朝臣和天下百姓又會怎麼看待自己,說不定他們都會站在太子一邊,與自己離心離德。

裴寂說得不錯,民心所向啊,事到如今,他雖身為天子,卻也無可奈何……

出乎朝堂意料,幾日後聖上連下兩道聖旨。第一道:宮中所有從晉陽過來的妃嬪都晉封一級。

第二道:立太子原配鄭氏為太子妃。

鄭氏忐忑不安的跪在地上,聽內侍捧著聖旨用尖銳的噪音念道:“聽天下之內治,序人倫之大端,御於邦家,式是風化。夫人鄭氏,行高邦媛,體仁則厚。有衝敏之識,不資姆訓;有淑慎之行,自成嬪則。謙讓益勤,記功惟最,聲流彤管,道洽紫庭。是用冊曰太子正妃。”

太子正妃,鄭氏做夢似的接過聖旨,難道自己真的等到這一天了嗎?

她不知自己是怎麼回到寢殿的,只是手中的聖旨一刻也未離手,她又連看了幾遍,眼角便淌出了淚水。

乳孃高氏道:“太子妃該高興才是,怎麼倒傷心起來了?”

高氏身為承宗的乳孃,也是鄭氏心腹之人,鄭氏用錦帕拭了拭淚水,慢悠悠道:

“這些年我小心謹慎、如履薄冰,你是最清楚我到底過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古穿今打臉天后

故箏

解約後,我倒欠金主三千萬

薑糖冰紅茶

綜漫之最強海賊娜美

二哈別拆家

將瓷就瓷

風中蝴蝶

婚後心動

糖果耳環

李世民的兇猛王妃

三秋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