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貓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7章 備用方案氦閃,窺探者自述,我喜歡貓兒,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馬種族在決定發射這四個通告之前,還有其他兩個備選方案,只是那兩個方案一個被否決了,一個被定義成了備選方案,經過思考99號艦長決定選擇第三套方案就是發射這四個通告,因為第三套方案省時並且不會浪費資源,之後就是緊急製造這四個通告。
……
“艦長這是我們科學處的成員給的五種方案,第一種方案彈射3500萬探測器,把資料全部放進去,然後有任何文明發現它們,就可以輕鬆破解他們,這種方法好處是四個通告可以快速傳達,不需要他們再去破譯,可以給他們更多的時間,不好的方面是這個方法非常的耗時耗力,傳遞會非常的慢,飛出星系大概需要2500年,到時候我們的星座位置可能已經被吞噬了,因為我們現在已經無法計算觸手的生長速度了。”
“這個方案就放棄吧,現在我們的主要任務是搬遷,逐漸向大後方轉移,記住我們的宗旨我們不會再向觸手浪費一點資源。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遠離它,只要我們在安全的位置就可以,然後所有的資源都要放在迴圈生態船上,能建造多少就建造多少,多建造一艘,我們就可以多帶走一部分本種族的成員,記住登入迴圈生態船的必須要年輕化,並且必須要有高科技水平,或者是有專業技術的特殊成員。這個方案就像你說的那樣太浪費資源了,並且會佔用大量的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和我們目前的主要任務相互矛盾,所以這個方案就丟掉它吧。”
“第二種方案是人為製造一次連環氦閃。位置已經選好了,就是相對靠近觸手的位置,有9顆小型能量源,我們只需要先給它提供足夠多氦燃料,然後再抽取它們的氫燃料,這樣如此反覆操作幾次,就可以提前讓他們進入老年化,氫燃料會被燃燒殆盡,屆時就可以達到氦閃的條件,氦元素會在氫元素耗盡之後被點燃,到時候氦核聚變取代了原來的氫核聚變,繼續維持著恆星的光和熱,透過氦核聚變,恆星上的氦元素被聚變成為鋰元素以及更高階別的元素,之後碳、氮、氧會依次發生聚變,直至鐵元素終止,在這個過程中,恆星會不斷膨脹,體積會增大數千萬倍,這樣在別的星球別的星系都可以看到,我們之所以選擇使用九個能量源,是因為這樣的爆炸可以形成一個明顯的斑點,並且範圍特別大,任何高階別的文明使用一個簡單的望遠鏡就可以觀測到,如果觀測不到後續產生的引力波也會快速向外傳遞,如果一顆能量源氦閃很難得到關注,如果九顆同時氦閃,這個光點會非常的大,本星系內的文明,只要有天文觀測平臺都可以看到,更高階的文明百分之百也能觀測到,比鄰星系觀測到的機率為百分之70,遠距離星系觀測到的機率也在百分之五十以上,當他們發現這個斑點的時候,如果他們的科技水平夠高,那他們一定會重點關注這個區域,只要他們足夠強大一定可以觀測到這個觸手對我們的破壞。”
“這個方法很好,我也可以同意,但成功的機率有多大呢?我的意思是說讓他們同時發生氦閃,另外這麼大規模的閃爆會不會加速觸手的生長啊?有這些方面推測嗎?我比較擔心不能同時發生氦閃,因為如果不是同時發生的,那後續所在的範圍是無法再進入的,也不能引起別的文明的關注。”
“是的長官,您擔心的很對,同時發生氦閃的成功率非常高,大概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即使不是同時氦閃,五到六顆發生的機率是百分之百,產生的效率也是一樣的,另外氦閃的壞處就是您所擔心的,這個藤蔓喜歡高溫高壓,如果發生氦閃,屆時整個區域都將成為它天然的捕獵場所,它很可能會生長更快,因為發生氦閃以後所在區域恆星都將北粉碎,會形成超級區域的宇宙塵埃雲以及超規模的宇宙輻射,藤蔓一定會發現這個區域,當藤蔓進入到這個區域以後,它不需要對能量源進行加工處理,也不需要它對恆星進行粉碎吸收,這些我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