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返京
青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章 返京,長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青紅,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同。”
李宏一頭霧水,李青也沒有解釋。
忙碌卻舒緩的日子依舊繼續著,這種生機勃勃場面,僅是看著,就令人無比滿足,所有人都沉浸在這種田積累的美妙感覺,無法自拔。
…
朝廷的撥款到手後,李青加大力度花錢,採買、發工錢、各種激勵獎賞……將這些錢,轉化成更高效的勞動力,以及貨物,透過這些手段,將朝廷撥的錢下放給個人。
並打通了河套和關內的貿易渠道,且以河套為跳板,輻射草原部落。
李青致力於讓河套成為大明、草原的中轉站,進而加大民間貨商貿易。
當然,堪稱戰略物資的茶馬鹽鐵貿易除外,這是大明朝廷控制草原部落的砝碼,不能讓民間商賈參與。
李青這樣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草原上各部落的生存思維。
——生存並非劫掠一條路,還能透過草原上特有的物資來交換,比如:人參、皮草、藥材……都可以換取他們所需的東西。
當然,這些還都是李青的願景,沒有成為現實。
但李青有信心,只要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頂多十年就能達到他的預想。
…
沒有記憶錨點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土豆的收穫,棉花的收穫……愈發堅定了各部落的信心。
過冬糧食夠了,棉花產量有限,遠達不到人人蓋棉被條件,每戶只分得了一雙棉被。
感受過棉被柔軟、暖和後,他們更加趨之若鶩,對未來更是憧憬……
耕地已開墾出近七萬畝,美中不足的是,有很多都錯過了播種時間,只能等來年了。
但他們並不氣餒,那麼久的苦難日子都過來了,不差這一年半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