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笨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章 傳家之學,三國:從魏家小子到名震天下,大笨鳥,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至於在鄧氏部曲中習武的魏田與魏木兩位族叔比普通人強一些。

不過也就懂些槍的基本招式,比普通人強點。

習武者對決,力量、速度、招式、狀態都有很大的關係。

兩位族叔哪怕再練一百年恐怕也過不了阿翁的一招。

力量和速度相差太遠,哪怕招式再精妙,也是被秒殺的命。

所以魏虎大機率和壯叔爭奪第三把交椅的實力。

可惜嬸子當年產子因為胎兒體型太大難產而亡,沒給壯叔再添幾個兒子,否則族裡或許能多幾個猛人。

魏虎出生時體重達二十斤(相當於現代的十斤),而他母親當時年僅十六歲,身體尚未發育完全,自然導致了難產。

...

魏勤則繼續在說。

“長兵器難學,我可傳軍中所學環首刀步戰法,學好了亦有防身之力,對付一般江湖遊俠不在話下。”魏勤說道。

眾人點點頭。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贊同。此時,魏安的思緒飄到了別處,察覺到眾人的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他尷尬地清了清嗓子,拉回思緒。

“我自練了戟法,便通了槍法,棍法,鉤法,師父還傳了飛刀術和飛石術,言皆可外傳,族人可先學棍,月棍年刀一輩子槍,棍可速成。”魏安建議道。

“待棍法精熟,可學槍法。”

棍法主要是練習發力,學會格擋和各種砸,戚家軍中有大棍,就是懟騎兵下馬,然後拼命砸。

練個把月的棍之後,出去一般三五人無法近身,價效比高。

學會後可以延伸到各種長兵器上,畫戟與槍中的砸、刺等招式與棍沒什麼不同。

但是這兩種武器要練很久才能達到純熟,單位需要以年論,但殺傷要強的多。

而戟算是組合武器,難度最大。

槍比戟易學,而且多人可成槍陣,單挑群毆都可以。

族人中可練成槍法的或許有,但是能在戟法上有所成就的,估計不太可能。

若不是自己透過遊戲平臺選擇入門,再加上強行學習的機制,或許也不能學有所成。

族人先學棍,後學槍,短兵就用環首刀,還有射術,投擲,總有一款合適的,學一門特長,就可以了。

體質太弱的,就跑步健身,專心讀書。

只要有少部分能讀出來,經過幾代的傳承,魏氏也可以成長為一個小世家。

魏氏基數太差,只能透過時間來積累,中間還要避開各種危機。

學武的事便定了下來。

關鍵是學文的事是最麻煩的。

“讀書,我可為族人開蒙,可我魏氏未有藏書,我亦無所專治,尚缺名師,”魏福說道。

像弘農楊氏家傳《歐陽尚書》、汝南袁氏家傳《孟氏易》,都是儒家的經典。

而魏福手中也就當初鄧氏賞的一卷燒黑的書,許多學問都是與人交談得來。

其實大漢官學是有層級的。

最高階有太學,郡裡設“學”,縣一級設“校”,鄉設“庠”,下一級設“序”,用以傳播儒家理論。

理論上普通人的孩子有機會進去讀書。

但進入最低層級的“序”,也需要條件,例如識字,例如推薦,例如家庭背景。

但這最低的教育都不屬於白板啟蒙的範疇。

教育的基礎是先識字,而識字就不在普通小民的範圍。

魏氏這些條件顯然都不具備,只能靠魏氏自己來啟蒙了。

等家族影響力再大一些,每個孩子都完成了基本的掃盲,這些孩子去官學就容易了。

“叔公有專治,便是算術。”魏安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梟明

紙花船

三國:我要一步一步,成為最高

耐堅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