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秦孝公逆襲記
葉還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章 秦孝公逆襲記,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葉還生,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說得輕巧,只有按照舊規矩來,才不會亂套!
衛鞅就反駁他說,你個老頑固,懂個屁啊,咱們要隨時變化,制訂新規矩,才能適應新形勢,不能一直原地踏步!
秦孝公聽了大讚一聲好!任命衛鞅為左庶長開始變法。
衛鞅的變法內容可不少啊。
什麼五家為一伍,十家為一什,互相監督啦;
舉報有獎立軍功有官當啦;
私鬥的要受罰;
努力耕織的可以免稅免勞役啦等等。
他還特別強調了信譽的重要性,說,咱們要言而有信,才能取信於民,讓老百姓安心跟著咱們幹。
為了樹立變法的威信,衛鞅還想了個絕妙的點子。
他在南門立了根木杆,說,誰能把它扛到北門,就給十塊錢。
結果,老百姓都覺得這事兒有蹊蹺,沒人敢動。
衛鞅一看這不行啊。就加錢,加到五十塊錢。
終於有個膽子大的壯漢,出手了成功獲得了獎金。
這一下子,老百姓都沸騰了,紛紛表示,這新法看來是真的靠譜啊!
就這樣,衛鞅順利頒佈了新法。
雖然一開始有些困難,比如太子觸犯了新法。
被衛鞅狠狠地懲罰了他的老師公子虔和公孫賈。一個被割了鼻樑,一個被刺了字。
但是新法施行十年後,效果顯著,路上沒有丟東西的,也沒有攔路搶劫的,老百姓都變得勇敢愛國了,連偏遠的村子都十分安全。
人們紛紛點贊說,新法好啊!
當然啦,也有那些頑固分子,不服氣的,全都被衛鞅流放到了邊疆,去受苦。
這就說明了一個道理:
信譽是君王的法寶也是百姓的保護神。
那些沒有信譽的人欺騙鄰國、百姓、兄弟、父子。
最後只能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你看啊,齊桓公、晉文公、魏文侯、秦孝公,這些牛逼哄哄的人物,哪個不是說話算話的?
這就是信譽的力量啊!
統一天下就得靠說話算話!
話說那魏趙兩國,打得火熱朝天,就像現在的網紅撕逼一樣停不下來。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這哥們把趙國邯鄲圍了個水洩不通。
楚王一看機會來了,立馬派景捨出兵,擺明了要搶風頭去救趙國。
而齊威王也不甘示弱,前年就讓田忌去插了一腳,攪了攪局。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提那兩位撕逼主角——孫臏和龐涓。
這二位可是師從同門的師兄弟,都跟著大咖鬼谷子學兵法。
可龐涓這哥們,做了將軍後就開始飄了。
生怕孫臏搶了他的風頭,居然使陰招把孫臏騙到魏國來。
然後呢?
直接給孫臏來了個“挖膝刺臉”套餐,把孫臏整得跟廢人似的。
好在齊國的田忌是個有義氣的人,直接派使者去救孫臏。
把孫臏藏在車廂下面帶回齊國。
齊威王一看這是人才,簡直是愛不釋手啊,立馬認孫臏做了軍師,還給他配了輛專車。
孫臏也不做作,拉個簾子就開始出主意了。
等到田忌去救趙國的時候,孫臏這哥們就坐在車裡開始指揮了:
“喂喂喂,打架不是這麼打的!你們這樣打下去沒結果的!
咱們得找機會、找空隙、搞個突襲!直接去懟魏國的都城!”
這就是傳說中的“圍魏救趙”啦!
結果呢?
十月的時候,邯鄲投降了,魏軍回兵和齊國在桂陵幹了一架。
齊國大勝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