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還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6章 一策定江山,薛公智破黥布,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葉還生,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把他提拔成了將軍。

這賁赫也算是走狗屎運了,踩了一腳泥巴卻撿了個金元寶!

說起這黥布造反的破事兒,真是讓人笑掉大牙啊!

你說,你好好當你的諸侯王,不就行了嘛,非得去折騰造反幹啥玩意兒?

這不就是自討苦吃嘛!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這事兒也得怪那賁赫嘴巴太多,沒事兒就喜歡八卦。

你說,你要是老老實實待著,別摻和這些破事兒多好啊?

非得去撩撥那黥布幹啥玩意兒?

這不,把自己全家都搭進去了吧?

所以說啊,做人還是得低調點兒,別老去招惹是非,不然怎麼死的都不知道呢!

哎呦喂,這高帝可真是火燒眉毛了,把眾將全找來開會,商量個對策。

眾將們那是一個個摩拳擦掌,嚷嚷著:“咱們發兵,打他個片甲不留,看黥布那小子還能囂張到幾時!”

可高帝呢,心裡那是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沒底得很,於是就找了汝陰侯滕公夏侯嬰來合計合計。

夏侯嬰這哥們兒也挺機靈,一轉身就把原楚國的令尹薛公給拽來了。

薛公一聽這檔子事兒,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黥布那小子,不反才怪呢!這不明擺著的事兒嘛!”

夏侯嬰就納悶兒了:“皇上給他封了地,還讓他當了王,他還有啥不知足的呢?”

薛公就樂了:“你忘了皇上之前咔嚓了彭越和韓信那倆貨?他們仨可都是勞苦功高的主兒,黥布瞅著那倆的下場,心裡能不發毛?所以他鐵定要反了!”

夏侯嬰一聽這話,撒丫子就跑去找高帝報告了。

高帝一聽薛公這麼有見解,趕緊把他找來問問計策。

薛公倒也不謙虛,上來就說:“黥布造反這檔子事兒嘛,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關鍵還得看他使啥招兒了。

要是他使上策呢,您那崤山以東的地兒可就保不住了;

要是他使中策呢,你們雙方誰贏誰輸還真得打個問號;

要是他使下策呢,那您老人家就可以高枕無憂嘍!”

高帝聽完薛公的分析,心裡稍微有點兒譜了,就問:“那啥,黥布的上策是啥來著?”

薛公一臉認真地說:“他要是一路向東,把吳地、楚地、齊地、魯地都給吞了,再讓燕、趙兩地變成他的鐵票倉,那您老在崤山以東的地盤可就得拱手讓人了!”

高帝聽後點點頭:“嗯,有道理。那他的中策呢?”

薛公接著說:“他要是隻佔了吳地、楚地,再順道兒把韓地、魏地也收入囊中,掌握了敖倉的糧食命脈,再一把堵住成皋通道,那你們雙方可就有的鬥了,到時候誰輸誰贏可真得看天意了!”

高帝又追問:“那他的下策呢?總不會更差吧?”

薛公一聽就樂了:“哈哈,他要是隻向東佔了吳地,再向西拿下下蔡,然後就把所有家當都搬回越地老家去享福了,那您老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漢朝也就風平浪靜了!”

高帝一聽這話也樂了:“哈哈,那你覺得這小子會用哪個策略呢?”

薛公想都沒想就脫口而出:“肯定是下策唄!這還用問?”

高帝就好奇了:“為啥呢?他為啥會放棄上、中策而選擇下策呢?”

薛公解釋道:“這黥布啊,原本就是驪山的一個小刑徒出身,好不容易才混到今天這個地位。

所以啊,他只會盯著眼前那點兒小利益看,根本就不會去考慮什麼長遠計劃,或者百姓福祉之類的。

因此啊,他肯定會選個最輕鬆、最省力的下策來應付了事兒的!”

高帝聽完哈哈大笑:“哈哈!薛公你說得太對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黑蓮花嬌養守則

十六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