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大漢當頭網紅賈誼賈嘴炮
葉還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4章 大漢當頭網紅賈誼賈嘴炮,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葉還生,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提倡廉恥,那些手握大權的大臣,豈不是雖然地位高,卻像囚犯一樣不知羞恥?
就像那望夷宮事變,秦二世被判了重罪,就是因為他不懂得“投鼠忌器”的道理,結果砸了自己的腳。
再說說啊,鞋子再漂亮,你也不能把它放在枕頭上;帽子再破,你也不能拿它來墊鞋底。
一個人要是曾經做過大官,皇帝對他客客氣氣的,老百姓對他敬畏有加,那他現在犯了錯,皇帝可以免他的官,可以趕他走,可以叫他自殺,甚至可以殺了他。
但是啊,皇帝要是叫人把他綁起來,送到官府去做苦力,捱打捱罵的,那就不應該讓老百姓看到了。
要是讓那些小人物,看到大官犯了錯,也會被這樣對待,那他們豈不是,也可以對大官們不敬了?
這可不利於咱們尊重高官,禮敬顯貴的傳統啊!
古代的大臣們,要是犯了錯被罷官了,不說他不廉潔,而說他“不愛惜自己”;
犯了男女關係的錯誤,不說他淫穢,而說他“屋子的裝飾不好”;
軟弱無能不稱職的,不說他無能,而說他“沒有好好的做事”。
所以啊,即使是大臣們真的犯了罪,也要給他們留點面子,不直接點破他們的罪過,給他們個臺階下。
那些被嚴譴斥問的大臣們,聽到嚴譴斥問,就得自己穿上喪服,帶上請罪的東西,到請室去接受處置,皇帝可不派人去綁他們。
犯了中等罪的,就自殺,皇帝不派人去割他們的脖子;
犯了大罪的,就面向北方拜兩拜,然後跪著自殺,皇帝也不派人去揪他們的頭髮斬首。
皇帝就可以說:“您自己犯了錯,我可是以禮相待的。”
皇帝對大臣以禮相待,大臣們就會自愛;
皇帝用廉恥來約束大臣,大臣們就會重視氣節品行。
要是皇帝用廉恥、禮義對待大臣,而大臣卻不用氣節品行來報答皇帝,那他們就不像個人了!
這種習俗要是流行起來,那大臣們就都只會考慮自己的操行,而不去考慮利益,堅守氣節,而尊重大義。
所以,皇帝就可以放心地,把大權交給他們,甚至可以把還沒成年的繼承人,託付給他們輔佐。
這就是推行廉恥,提倡禮義帶來的好處啊!
皇帝有什麼損失呢?
放著這樣的事不做,卻長期地實行那些錯誤的辦法,來侮辱大臣,所以我才說,這是值得深沉地嘆息的啊!
哎呀媽呀,這皇帝老兒咋就這麼不懂事兒呢?
說到這兒,賈誼又舉了個大漢朝的例子。
說賈誼這腦子呀,可真不是蓋的,轉得比陀螺還快,眼睛一瞪就是一個點子。
他瞅上了絳侯周勃的那檔子事兒,就像是餓貓聞到了魚腥味,肚子裡那點兒壞水,就開始冒泡了。
他說,這周勃呀,之前被抓去蹲大牢,就像那掉進陷阱裡的野豬,左拱右撞就是出不來。
可結果呢,啥罪證也沒查出來,就像是白貓兒鑽進了灶坑——自己給自己找罪受。
賈誼趕緊就拿這事兒,去逗文帝開心,說:“您可得吸取教訓啊,別讓大臣們再受這冤枉氣了。”
文帝呢,也不是吃素的,一聽賈誼這話,心裡跟明鏡似的。
他琢磨著:“這賈誼說得對啊,咱得拿點兒禮義氣節出來,讓大臣們感受到皇恩浩蕩。”
於是呢,他就一本正經地採納了賈誼的建議。
從此以後啊,大臣們要是犯了罪,全都自覺地自殺了事,再也不用受那刑殺的羞辱了。
這事兒一傳出去啊,那些大臣們可就炸開了鍋。
有的說啊:“哎呀媽呀,這皇帝老兒,咋這麼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