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3節,東唐再續,雲無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司馬鄴道:“大王志在天下,此番用兵大半年,於天下英雄面前落下悖逆之名。王建、楊行密誰不願作天子?然他二人觀大王迎奉天子,即不相助,也不為敵。何故?正是縱容大王迎得天子歸,而行不臣之舉。他日則可召集天下群雄,已討逆之名與大王為敵。若勝之則為天子,實至名歸!此中利害,還請大王深思。”
朱溫聞言稍懼,沉吟道:“公所言有理,我今所有,不過五分之一天下。吳、蜀未平,不可操之過急。今從公言,明日便遣使奉表入城,請修長安宮,以定天子之心,平天下之恨!如此,只是我汴州與河中私戰,天下人還有什麼好說的?”
司馬鄴欣然道:“如此,大王當遂所願!”
誰料當夜洛陽方面卻遣使來報:
青州王師範暗遣牙將張居厚等二百人化為商賈,欲攜兵器入洛陽城,期以元宵夜暴亂,已被發覺。張居厚見事情暴露,率眾徒殺防城將婁敬思,強攻洛陽,為僕擊退。逃亡途中,被僕擒來。
朱溫聞信,對司馬鄴等將佐道:“王師範果然叛了!”仍依前計,派出使者接洽張訓,說願意修葺長安宮室,誰知又接道敬翔自汴州的書信來報:
青州王師範遣使至開封上今歲貢賦。僕觀其使眼行失色,乃問其東方之事。其使果做賊心虛,供出王師範此番分遣部眾將兵詐為商賈欲潛入汴、徐、兗、鄆、齊、沂、滑、陝、虢、河陽等州府,期以元宵夜百姓同歡、大鬧花燈、州府無備時俱發,奪取河南。事態緊急,僕不及相告大王。已遣少將友寧將兵巡視上述州府,告以實情,令其嚴加盤查來往商賈,謹以書信報告。
話說朱溫見敬翔書信,驚得一跤跌坐於座床上,惶惶然對眾將說道:“我固知王師範將叛,未知他竟造成如此巨大的動靜,必有高人為他謀畫。幸得子振謹慎,及時識破其謀。否則,上述州府,若失去一半,孤王大勢去矣!”眾將佐也是驚出一身冷汗,紛紛問朱溫當如何抉擇。
朱溫道:“潼關之事,不能再久拖不決。我當再上表一封,令天子及早做出選擇,只消授我名義,如今李存曜遠在乾州,這潼關只有區區張訓,豈能抗衡孤王十萬大軍!”
------------------------------
附文說明漢唐時期關中人口與糧食的關係:
秦漢時興修的鄭白渠,是關中涇水流域著名的水利灌溉工程。自戰國至明代,關中盆地一直享有“天府”及“天府之國”的美譽。劉敬說關中是“美膏腴之地”。司馬遷認為關中財富居天下十之六。《漢書·溝洫志》有鄭白渠“衣食京師億萬之口”的歌謠,班固《兩都賦》又有“鄭白之沃衣食之源”的說法。張衡《西京賦》盛讚關中“地沃野豐,百物殷阜”。鄭白渠“衣食京師億萬之口”的說法,在歷史上流傳了二千多年。多種史書、地理書、農書、類書、詩歌總集、經書,都徵引這句話。元明清時五六十位江南籍官員,提出發展華北西北水利以就近解決京師糧食供應的主張,其歷史根據就是漢唐京師長安的糧食供應依賴關中,無需海運漕運東南糧食。古往今來,人們深信“涇水一石其泥數鬥”和“衣食京師億萬之口”。鄭白渠果真“衣食京師億萬之口”嗎?如果不是,漢唐大一統皇朝首都長安的糧食來自何方?關中為什麼不能提供足夠的糧食?這裡的天地人關係發生了什麼變化?這個問題給我們什麼啟示?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在中國歷史上,漢唐京師長安的糧食供應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當時君臣曾致力於解決這個問題。在今天,仍然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學術問題。20世紀以來,學者們從漕運倉儲、官祿民食、生計生產、供需商貿等相關角度探討了這個問題。三十年來,更有學者專門研究漢唐長安的糧食供應問題,對於長安糧食的來源,學者們提出了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