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3節,東唐再續,雲無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數量必然增加。杜佑建議“俾士寡而農工商眾,始可以省吏員,始可以安黎庶”。
京師佛道人口增多。唐長安佛寺眾多,韋述在開元年間統計,長安有佛寺64所,尼寺27所,共計91所。徐松《唐兩京城坊考》記載長安有佛寺81所,尼寺28所,共計109所。長安附近及秦嶺山上還有許多佛寺,估計天寶時長安及其附近地區的佛寺至少在130-150所。如果按照每寺200人計,則長安及其地區的僧尼26000-30000人。長安城內共有道觀30所,如果按照每所道觀50人計,則有道士女冠5000人左右。寺院道觀佔有大量土地及其地租收入。但寺院道觀佔地,會減少關中納糧地畝。杜佑指出關中糧食消費增多,是由於“仕宦之途猥多,道釋之教漸起,浮華浸盛,未業日滋”等社會因素。
總之,盛唐時,長安人口約70萬,其中依賴國家供給糧食的人口約32萬,包括皇室及服務人員15萬、京官和京吏37727,禁軍和附近駐軍12萬,到京師參加選官和科舉者最高1萬等四種人口。如按每人年需18石計,長安依賴國家供給的30餘萬人口,約需糧食580萬石左右。
關中鄭白渠下農田,一年是否能提供580萬石左右的糧食?土地,作為自然環境要素,指土壤、水系、動植物和氣候等;作為生產要素,指耕地。關中生產投入不足,使其不能生產更多糧食。生產投入不足,指水利田面積的減少和勞動力人口的不足;人口減少,指關中向國家納糧的農業勞動力(課戶課口)的減少。在勞動人口素質、生產工具和技術水平不變時,耕地數量和勞動力數量投入的增加,是生產發展的關鍵因素。耕地和納糧戶口,才是統一皇朝發展的地理和物質基礎。與消費人口的增加相反,關中土地生產能力不足,民田不足、水田減少,農業勞動力分散。
首先,耕地總量變動不多,但是關中為國家納糧的土地面積減少。當秦孝公(前361—前338年)用商鞅變法時,關中地多人少,三晉人多地少,關中是吸引三晉的寬鄉。到北朝和隋唐時,一千年間,關中人地關係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由地廣人稀,變成地少人眾;由“寬鄉”變成“狹鄉”。寬鄉指土地充足農戶受田多,狹鄉指土地不足農戶受田少。為什麼關中水利田面積會減少?大致有四種因素:
(1)王侯之家(食封之家)數量增加,使水利田面積和農戶減少。分封,就是允許王侯之家直接佔有大量耕地及其民戶,自收租稅。這必然減少國家的納糧戶和租稅收入。漢初王侯百餘人,王侯佔地大者或五六郡,連城數十。王侯土地多在東南。朝廷只有三河、東郡、穎川、南陽,自江陵以西至蜀北,自雲中至隴西與內史,共十五郡,而公主列侯食邑還在其中。因此,漢初每年從關東漕運以供給京師不過數十萬石,原因是京師官員數量少、朝廷領有郡縣少。漢武帝削弱諸侯王,名山陂海盡歸朝廷,漢郡八九十;諸侯國大者不過十餘城,小者不過數十里。漢武帝、宣帝時每年漕運東南四百至六百萬石糧食到京師。“武宣以後,諸侯王削弱,方盡輸天下之粟。漢之東南漕運,至此始詳”。唐封爵九等,雖無其土,加實封者受國家租庸。自武徳至天寶,實封者百餘家。封家食邑,遍據天下膏腴美地。到中宗景龍(704-710)時,“恩倖食邑者眾,封戶凡五十四州,皆據天下上腴,一封分食數州,隨土所宜,牟取利入。至安樂、太平公主,率取高貲多丁家”。於是韋嗣立上書論封戶之費:“食封之家,其數甚眾。昨問戸部雲用六十餘萬丁,一丁絹兩匹,凡百二十餘萬匹。臣頃在太府,毎歲庸絹不過百萬,少則六七十萬匹,比之封家,所入殊少。……國初,功臣食封者,不過三二十家。今以恩澤食封者,乃踰百數。國家租賦,大半私門。私門有餘,徒益奢侈,公家不足,坐致憂危。”自至徳二年(7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