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2節,東唐再續,雲無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是這年六月,拖雷率騎兵三萬,入大散關,連破鳳州、洋州、興元,然後,浮漢水而下,取金州、房州,將出南陽。果如成吉思汗所料,金主聞蒙古兵自興元東出,急調潼關守兵步騎十五萬南下,屯唐、鄧之間。這年十二月底,蒙古軍在鄧州附近的禹山擊敗金軍。拖雷留軍一部牽制退守鄧州的金軍,自率主力北進,直趨汴京。金軍聞拖雷軍主力北上,亦悉數往汴京靠攏。潼關一帶的金兵南調,蒙古軍主力趁機自河中渡過黃河,與拖雷軍會合,在禹州西南之三峰山圍殲這支金軍。次年三月,蒙古軍圍攻汴京。金被迫遷都蔡州。窩闊臺汗六年,蒙宋聯軍攻克蔡州,金亡。
而南方三峽方面的形勢也是一樣。自興元下漢水可以配合自巴蜀東出,開啟三峽正面僵局。戰國時秦脅楚、攻楚便利用了這一態勢。楚立都於郢,西守江關以扼秦軍自三峽東出之路。秦已先擊滅蜀國,佔有巴蜀,又攻取楚興元六百里地,置為興元郡。這兩個地區遂成了秦脅楚、攻楚的前進基地。蘇代策劃合縱時,曾向楚王指出過秦由此二地擊楚郢鄢重心的便利:“蜀地之甲,乘船浮於汶,乘夏水而下江,五日而至郢;興元之甲,乘船出於巴,乘夏水而下漢,四日而至五渚。”這是自興元下漢水與自巴蜀出長江配合開啟三峽正面僵局的—種態勢。
李曜本意此次只是考校一下總參謀部籌劃至今究竟有多少能耐,卻想不到,竟然引出這一番思考。他心中難得地加速跳了幾跳:原來拿下興元,自己對山南東道乃至荊襄的影響力也能大增,一旦情況允許,甚至可以從興元出兵……
他腦子裡忽然閃過一個念頭:若從河北、潼關、興元三路出兵,再配合山東王師範,豈不是可以給朱溫來個四面合圍?
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四)
鳳州,武興軍節度使府中,李嗣昭、李嗣源、李存審三節帥以及右羽林大將軍史建瑭剛剛拜領過天子詔書,如今正與充當天使而來的中書舍人馮道商議進軍蜀地事宜。
剛剛受封開國縣侯、拜總參謀部副總參謀長兼關中南面行營都統的史建瑭看著馮道,沉吟道:“可道,如你方才所言,右相的意思大概就是讓我等兵分三路,一路取成州、階州並作出南渡羌水進擊文州之勢,一路取興州、過三泉,作出進擊利州之勢,再一路則直取興元府,是也不是?”
馮道點頭道:“總參之軍議,正是如此。”
史建瑭與三帥對視一眼,李嗣昭開口問道:“那正陽……嗯,右相可曾安排這三路兵馬如何分配?”
馮道老老實實地道:“老師未曾示下,只說‘國寶既任副總參謀長,具體的作戰規劃方面,須得有所擔當’。”
李嗣昭點點頭,看著史建瑭道:“那就是讓國寶拿主意了,國寶你說,怎麼打。”
李嗣源與李存審也道:“既是朝廷諭旨、右相親點,國寶,你就下令吧。”
史建瑭略微有些尷尬,他在三帥面前屬於小字輩,雖然年齡相差不大,但軍中一向都是講資歷的,論資排輩起來,他還真有點不夠看。尤其是三帥都是右相的“朋友加兄弟”,他反過來指揮,更有些說不出的怪異。
按照史建瑭自己的看法,前次鳳翔之戰好歹名義上是右相親自掛帥,只是他臨走前將指揮權交給自己,自己雖然也實際上指揮了三帥作戰,但畢竟是代右相行使軍令,與這次全然不同。這一次卻是鬧大發了,右相竟然直接把“關中南面行營都統”給了自己,讓自己去指揮邠寧、保塞、天雄三鎮節度使,這未免……
當下郝然道:“某資歷淺薄、經驗不足……”
誰料李嗣昭直接擺手打斷道:“好端端地,你學那些文官作甚!我這麼給你說吧:正陽是我兄弟,他做事我放心,他既然看好你,決定讓你來指揮,那必然有他的道理。你也不要在乎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