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1節,東唐再續,雲無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曜冷眼旁觀,心中暗笑:“南衙眾臣只知道我將羽林劃歸南衙管轄,乃是對抗北司的一大利器,卻不知道我這羽林,可並非當日太宗朝時的羽林。劃歸南衙,只是未免物議,而且還能得朝臣讚許罷了。不過話說回來,經過這次出兵,王摶與我便是真正的達成了‘統一戰線’,有他在朝中為相,我就真讓羽林聽命南衙,又有何不可?反正‘軍政委’制度一旦落實,今後真到了決斷大事之時,還是得由我來拿主意。”
李曄心中對南衙再立羽林之事本就千肯萬肯,所慮者不過神策軍而已,現在有李曜表態,那代表的可不僅僅是河中,他在河東的聲望如今也只在李克用之下,這番話說出來,甚至能代表整個河東,劉季述就算再怎麼反對,也是無濟於事。更何況,朝廷物議也是主張重立羽林,內外重壓,劉季述獨木能支?
當下他便立刻定了調子:“既然朝臣藩鎮皆以為再立羽林勢在必行,朕從諫如流,便準了此事。”他心裡雖然希望將左右羽林抓在自己手中,但也知道這必不可能,李曜費盡心思做成此事,豈能是毫無私心?當下便朝李曜道:“愛卿為此事頗費心思,料來對這左右羽林大將軍的任用,也有所考慮,不如今日一併道來,朕好與眾卿家商議。”
李曜心道:“這皇帝總算還懂點常識,知道我不是來賑濟災民的。”當下便道:“此前在華州時,韓建冤殺捧日都頭李筠,這李筠乃是當日石門扈從首功,無過而殺,實乃奇冤。”
李曄有些愕然,他自然知道李筠“被殺”十分冤枉,但當時他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現在李曜說起這件事是什麼意思?當下乾咳一聲,道:“唔,李將軍之事,確是冤屈,朕正欲下詔為其平冤昭雪……”
“這倒不必了。”李曜拱手道:“天佑大唐,李將軍愛兵如子,素得將士之心,因此其麾下眾將合議,乃以瞞天過海之法,使死囚冒充李將軍,矇混過關。月前臣領軍克復華州時,在城中清查,發現李將軍健在,本欲延攬至河中,奈何……”
他說道此處,嘆息一聲,似乎無限遺憾:“奈何將軍心念官家,不肯屈就。臣敬李將軍忠義,願舉薦李筠將軍為左羽林大將軍。”
這話不僅李曄大為驚訝,就連眾朝臣也驚詫不已,第一是驚詫李筠居然沒死,第二是驚訝他不肯投河中,第三則是驚訝李曜真肯放他走,而且推薦其為左羽林大將軍。
李曄心中暗喜,羽林軍是今後平衡神策的本錢,若是李筠出任左羽林大將軍,實在是一大喜事。至於李筠不肯投李曜,他其實也未必全信,但也並非完全不信。畢竟如今雖然皇室衰微,但天下仍是李唐的天下,作為天子禁軍將領,至少從門楣上要好過藩鎮。特別是河中與河東本是一體,河東諸藩,歷來重用之人大多都是出身代北,而且河東也不缺猛將,李筠去河中,的確不如留在長安。所謂寧為雞頭,不做鳳尾,就是這般道理了。
在李曄看來,李曜之所以在延攬失敗之後仍願舉薦李筠來任左羽林大將軍,也是有道理的。此舉既可以顯示他李蒲帥忠心無二,又可以贏得李筠好感,今後羽林軍至少對他不會有太大的惡感,既得名,又得利,何樂而不為?
因此李曄只是下意識看了眾朝臣一眼,就主動道:“若是李筠,朕意甚佳。”
朝臣們一看皇帝已然同意,而且想一想,用李筠總比用別人好,便也紛紛贊同,只有劉季述在一邊悶不吭聲。
李曄也不管他,當下把這件事決定了下來,然後又問李曜:“左羽林大將軍既定,不知右羽林大將軍人選,愛卿可有考慮?”
李曜拱手道:“回陛下,臣觀禁軍近年之戰,實缺訓練,更缺實戰,愚意內舉不避親,舉薦一位真正長於戰陣的虎將,為右羽林大將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